酹江月·淮城感兴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鉴赏

  《酹江月》即《念奴娇》,音节高亢满怀激情,适宜抒写豪迈悲壮和惆怅的感情。围绕重整河山的政治抱负,开篇三个问句,落笔不凡。作者举杯高声问高悬的明月,“神京何在?”问月的举动本身已充分表现了作者无人倾诉的压抑的心情,神京指北宋故都汴京,自徽、钦被俘死在异域之后,多年来和战纷纭,至今仍是故土久违。在高问“神京何在”这种高亢激昂的句子之后接上“淮山隐隐”,凄凉迷惘之情,深寓于凄迷之景。“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用“频看”与“惟有”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及作者的急迫心情。词的第一小段就表现出了语气急促和词意的起伏跌宕,自汴京失守后中原故土衣冠文物荡然无存,面对占领者肆意抢夺与残暴行经,作者悲愤填膺,发出大义凛然的一声高问:“天地凭谁整?”此句一出,词的意境升高,作者的这个“谁”,是包括自己在内的千千万万爱国志士。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时局败坏,危机四伏,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所以,他大声疾呼:“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将岌岌可危的时局比作形势不妙的棋局。人们知道,棋局不好,必须出“手筋”,出“胜负手”,丝毫不容懈怠。这一比喻极为鲜明逼真生动,是对当朝者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当头斥责。

  词的上片用“问神京何在?”“天地凭谁整?”将政治形势与面临的任务摆出,并以救棋局为例生动地说明应采取补救措施。下片则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发出第三问:“毕竟中原谁定?”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痛苦、愁闷之情。“幕府文书”,指前方军事长官所发出的公文:“玉关烽火”,代指前线军中的消息。现在虽都“暂送平安信”,前方暂告平安无事,但战乱未停,占事未休,蒙古人正在窥伺江南,这种平静安宁只是一种假象,是火山爆发前的安宁。然而,当朝权贵不理睬收复失地的主张,不招用抗战人才,却在压抑民气,因此,作者在“满地干戈犹未戢”之后发出“毕竟中原谁定”之问,其声颇带悲凉气氛,表现了一个爱国者为国家生死存亡的忧愁,同时,也暗含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感。表面上,“毕竟中原谁定”一句与上片的“天地凭谁整”文义略同,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天地凭谁整”基础上的词意递进,同时加深思想感情。“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这里作者借拂拭月亮表现澄清中原和重整河山的强烈愿望。“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为最后两句,改换角度,表现作者愤激满胸的情怀。尽管作者幻想“飘然直上”,去扫除黑暗,但无法摆脱污浊可憎的现实的约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不禁使人抑郁难耐,迸发的感情受到压抑,于是“倚风长啸”,倾吐悲愤怨气。“夜深霜露凄紧”则透露出严酷的时代氛围。结尾仍是扣人心弦发人深省的。

  这首词以词格来写政事,以设问句提出问题,以比喻句阐明问题,文字朴素,不崇雕琢,但却简洁明快,气韵豪迈飘逸。词的写作,作者不采用大起大落的笔势,而是以回旋往复的曲调来表现抑扬相错的情感,节奏舒缓却意味隽永。

  张绍文(生卒年不详)字庶成,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张榘之子。《江湖后集》卷一四载其词四首。
  猜你喜欢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云横新塞遮秦甸,
花落空山入阆州。不忿黄鹂惊晓梦,唯应杜宇信春愁。
梅黄麦绿无归处,可得漂漂爱浪游。
悠悠双鹭趁溪飞,欲带清风何处归。
湖海近来难著脚,灵山深处自知机。

行藏用舍皆由命,舒卷炎凉动合宜。莫向秋风怨摇落,明春还发上林枝。

汀洲烟雨卷轻霏,遥望轩窗隐翠围。
万岭西来供晓色,一江南下载晴晖。
凫鸥惯入阑干宿,鱼蟹长随舴艋归。
我亦旧多沧海思,几时如此得苔矶。

蜗壳三间屋,牛阑半亩宫。墙隅红枣日,场圃白榆风。

乞米欣邻富,扶衰望岁丰。有田空负郭,对此思无穷。

阴阴夏木草堂幽,不尽閒情独倚楼。风捲绿衣初却暑,露垂红粉解迎秋。

午眠隔岸鸳鸯稳,晚浴澄波翡翠羞。遥忆故人池上乐,新凉鼓棹重淹留。

闻说最佳处,深藏叠嶂间。
只须一两屐,更入数重山。
架竹深犹渡,垂藤险可攀。
林泉夫厌客,风雨不教还。

东南有高丘,下临万家邑。汪洋浃春润,沃衍盛秋入。

群山若浪波,起伏翠重袭。灵运好奇险,高平罕相及。

幽人园绮间,周览度原隰。随山导清泉,积石拾层级。

结庵以蒙名,果行信所执。良时一来游,朔月九交十。

门当星斗高,陇卧风雨湿。一川灯火归,宾从杂车笠。

登高愧能赋,腾身竦山立。

一瓣真成盖一鸳,西风捲地仅能掀。花枝力大争狮子,丈六如来踏不翻。

水狗喷烟罩玉轩。火牛入海种芝田。白莲花朵间青莲。碧眼胡僧眉拂地,霜毛兔子角冲天。如来圆相本来圆。

斑驳羽毛纹,风声远近闻。置身在碧汉,流影入行云。

空阔飞难去,形容望不群。莫言高已极,操纵不由君。

我舟发襄阳,适逢蜀西客。为谭船山诗,卓荦多奇格。

昨过汉江署,又遇诗中伯。一见心已倾,盛名久赫赫。

君家诗有源,曲江体堪式。二公实继声,粤蜀气不隔。

肯念苔岑缘,贻我松庐册。盥露出琅编,一读一寻绎。

古调能独弹,灵境皆新辟。精如丽水金,润如蓝田璧。

清如霜鹤音,健如云鹏融。大声发水上,蛟龙丧魂魄。

读罢烛花残,不知东方白。齿余兰芬多,眼觉沧溟窄。

以兹集众誉,实得非幸获。近今作家众,人人据吟席。

四离或不闻,六迷良未释。华丽涉虚浮,高澹邻迂僻。

岂知思无邪,一言蔽三百。老杜忠爱心,即此温厚泽。

君才不可量,君行固无慝。笃实有光辉,允承千年脉。

具此玉堂器,宜通金闺籍。如何佛已成,转同仙偶谪。

赤壁鹤曳轮,黄州凫飞舄。梦得自多才,韩愈非可惜。

天教政学兼,咏歌通保赤。人生不朽三,德言功并饬。

宓琴有遗音,言弦岂小术。所望大雅材,风流追古昔。

菊婢标名,凤仙题品,纷纷随处成丛。甚玉钗浑小,宝髻微松。

依旧花分五彩,毗陵画、总付良工。谁为伴,鸡冠染紫,雁阵来红。

玲珑。英英秀质,多想是花神,剪綵铺茸。却易分高下,难辨雌雄。

疑把守宫同捣,端可爱、深染春葱。开还谢,从风乱飘,好上梧桐。

相逢半路溪,隔溪犹不渡。望望判知是,翩翩识行步。

摘赠兰泽芳,欲表同心句。先将动旧情,恐君疑妾妒。

画栋朱帘云雨,玉箫金粉《霓裳》。千古太平朝野,一声烽火渔阳。

好风吹我来洞天,云山九折相回旋。
苍虬绾结锁清润,翠蛟飞舞鸣潺湲。
一从大涤豁心目,披蒙蹑径登来贤。
栖真亭结翠微顶,临风一啸卑尘寰。
凤鸣晓霭群籁息,龙眠夜月山云连。
双台叠翠锁空洞,危峰屹柱崭苍烟。
金堂玉室亘万古,兰林蕙帐馀千年。
三更雨滴傍檐石,六月秋生飞玉泉。
瀹泉烹玉隽馀味,但觉两腋如飞仙。

越客归舟向洞庭,心随一雁入空冥。烟开沅水双流合,帆转衡山九面青。

魂返江枫哀楚些,曲终瑶瑟怨湘灵。振衣已出尘埃外,渔父何因笑独醒。

黑水惊流,黄云隐雾。晓峰新翠薶千树。片帆刚渡半烟江,不知何处吹来雨。

喷雪涛飞,搏沙风驻。翻盆挂瀑横空布。风波如此掉回船,星红一线雷车舞。

浊酒浇黄土,悲歌问昔年。戍荒人荷梃,沙阔马耕田。

奇士谁廉蔺,雄关莽晋燕。书生如献策,行矣著先鞭。

晓入麻姑瑞气浮,羽人重喜故人游。
鹤从仙仗归丹穴,药种灵苗满旧洲。
乔木老含春色澹,夜溪寒带月光流。
登临已觉凡尘少,何必区区慕虎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