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宗草香传,水沈贵盈斤。标置何必高,有德当自薰。
士成稍蕴藉,往往嗔斯文。人生德安用,浪为此纷纷。
我静偶获趣,君意良复勤。摩娑辨款识,共玩古曹纹。
青烟既司寒,小孤方插云。诗应神所授,句与炉争芬。
悬知我辈事,俗子未必欣。不容芝兰室,杂以蒿艾荤。
政恐千年后,馀臭尚有闻。惟爱青云士,亟拜黄屋恩。
未知谁氏子,肯对香氤氲。
明月出海底,先照彤庭墀。正以合德故,争效朝宗驰。
须臾散精彩,普率扬明辉。常时效显晦,所历随茫瀰。
及兹秋中气,燎然光满规。岂但碧汉澄,无复宿雾披。
如坐水晶宫,更泛碧琉璃。凛凛栗肤发,炯炯析毫釐。
竟欲乘浮槎,试与穷垠涯。效拟斫却桂,效云生桂枝。
蟾宫到者折,不生岂不稀。玉斧修何事,倒即无倒期。
沉吟自绝倒,痛饮忘倾攲。兹辰病因仍,良行觉支离。
始行浮云多,犹欲一口吹。东床念斋夕,妙语寄相思。
词到律自协,意古趣更奇。今虽减冰轮,犹照蘸甲卮。
寄声巷南翁,斯辰可无诗。我欲资隽永,庶以得自颐。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磴。”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