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
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有如列仙儒,初日晞藓发。
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
护此无尽镫,常依妙香窟。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
生子不愿为腐儒,寻行数墨成蠹鱼。教子莫教治生产,求田问宅徒守株。
君不见渥洼龙种千里足,高视阔步陵天衢。安能俛首随款段,血汗伏枥悲盐车。
忆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东居。一朝落地为兄弟,先后雁行如贯珠。
七岁同师授章句,八岁九岁能操觚。十岁为文学声律,弟兄唱和无时无。
大庭广众弄柔翰,满堂宾客争称誉。伯翁我翁莞尔笑,私心相庆阳谦虚。
我年十三举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驱。须臾阳九天改步,儒冠高挂归田庐。
伯兄十五始入学,一举再举登贤书。兄年十九我十八,从此出处天渊殊。
兄方及弟两出宰,廿年不调思归与。我年四十入山去,终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辙各有以,盖棺事定当何如。伯兄不死赖有子,快哉一马生三驹。
中间神骏不可测,少不相从东郡趋。有时绕膝闻诗礼,有时出郭随蹇驴。
有时承欢郯子国,有时定省来姑苏。孺子可教更可畏,制义帖括宁区区。
吟诗直欲祖风雅,初盛为主中晚奴。文章寝食饱秦汉,三唐两宋皆皮肤。
而翁所学有真诀,心传口授无精粗。小子狂简志高远,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风飒飒树不静,废书读礼日月徂。太初堂上见手泽,白门城外闻啼乌。
故园归去问封树,总角今来成丈夫。我时卧病一百日,朝来起坐须持扶。
归人解装席未煖,闻我老病深嗟吁。自携诗卷过桥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声未歇履声近,病夫下榻开绳枢。入门再拜谁家子,谛视方知封与胡。
去日垂垂髫夹囟,归时鬑鬑微有须。去日斑衣事儿戏,归时博带飘长裾。
人生少壮会如此,使我日暮悲穷涂。问子来意胡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琅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笔为点污。我身既隐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诬。
开卷一唱复三叹,掩卷大声还疾呼。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
秋风向东发,夕日仍西斜。呜蝉恋馀暑,归鸟背残霞。
游子在京邑,挂剑悲物华。珍重故山背,飞来此天涯。
流光劝卮酒,潦倒还忆家。迢迢江海梦,泛泛星河槎。
道逢采香女,为余止浩嗟。君看桂枝露,滴着芙蓉花。
石城铁城不可猜,长江东逝打城回。若教道德为城郭,天险还应飞不来。
仙人中有琅玕树,吐作千峰落毫素。峰上苍苍一尺天,峰下云行亦无数。
因忆曾为天帝客,家在白云深处住。白云随龙飞出山,我亦攀龙蹑云路。
青山笑人不早归,大笑龙为云所误。
变化无定端,飞扬为谁故。试问古共工,何劳不周怒。
飘飘巢止翁,肯受风尘污。安得两齿屐,载我逍遥步。
醉卧青山看白云,莫嗔老子来迟暮。
借草生情,因风弄影,熠耀飘来何处。个个轻盈,点缀秋光无数。
才乱穿、小幔疏棂,又暗照、空墙废圃。似从他、狡狯天孙,繁星洒作夜深雨。
佳人轻把扇子,扑取青苔砌上,玉纤笼住。凄切寒蛩,妒杀流辉迟暮。
怕烛至、暂敛微明,缀庭柯、顿成珠树。最堪怜、数斛徵求,遍山岩放去。
君相重调燮,圣贤广施济。以此免天札,斯道岂不贵。
卮言叹日出,至理久蒙昧。灵素非异书,谈者乃深怪。
六经分南阳,首重在营卫。苟先伤寒明,杂病自能治。
河间论温热,仍不外斯义。子和示三法,不过充其既。
降而及李朱,非各自为例。升阳与滋阴,兼此义乃备。
惟其不贯通,乃若有轩轾。谓非南阳知,毋乃非正议。
胡为今之人,一一昧所自。或作蚕丛观,或等瓦缶弃。
数味合一方,数方合一剂。所据但病名,视竟同儿戏。
我岂敢异人,人自与我异。奈何一稽古,讥评辄侪辈。
尊公独虚衷,于我有同嗜。命汝弃俗学,执经愿请诲。
假馆汾湖滨,一室喜相对。奔走慨频年,丹铫愧久废。
何敢妄相师,相长亦交赖。为检肘后方,共泄枕中秘。
不惮理窟搜,豁然冀朝晦。庶几轩岐堂,窥寻得径隧。
圣道若康庄,驰驱本无碍。法守在吾徒,诣力愿无懈。
果有益于时,亦为盛德事。自待苟不卑,焉肯薄方技。
疮痏赖以平,所关岂云细。一子令知医,吾识尊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