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达之画江山秋晚图二首 其二

别来事事可名家,独我空添两鬓华。天际有山归未得,远峰休著淡云遮。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猜你喜欢
长天漠漠水边空,云淡风微两两鸿。
南北不知缘底事,一生半落往来中。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缓步凌彩蒨,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何似钟山集,征文及惠休。
初修降表我无名,不是随班拜舞人。
谁遣附庸祈请使,要教索虏识忠臣。
云山参差碧相围,溪水诘曲带城陴。
溪穷壤断至者谁,予独与子相谐熙。
山城之西鼓吹悲,水风萧萧不满旗。
子今去此来无时,予有不可谁予规。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春水才平岸,蛙声已满塘。蘋丝分绿映垂杨。几处浣衣村妇、淡梳妆。

看竹疏篱外,停杨老树旁。李花零落杏花香。一带小桃花底、菜花黄。

楚客离魂不易招,野春平碧水迢迢。垂杨也被多情恼,瘦损春风十万条。

画沙笔妙言犹在,折角巾欹兴已穷。
不见此豪春色晚,至今遗恨雨声中。
词华端是补天手,谑浪故存高世风。
闻欲寻盟石峰下,人生能费几枝筇。
郁郁寒云,兴于崦磁。
白露既下,严霜戒之。
水归其壑,荣变而衰。时之方殷,如何弗悲。

关心恁处,奈恼人、依旧夕阳一片。不是诉愁偏响急,高唱入云声远。

岸柳枝头,官槐叶底,已觉金凤换。怜他薄鬓,玉台空冷钗燕。

谁念独客单衣,向江南渭北,惯听凄婉。况值潘郎秋易老,休忆旧家庭院。

不受风尘,恰宜疏放,何事常拘管。草虫唧唧,浅深月下相伴。

丞相华堂燕斝飞,君恩自与众心期。鲁台况值书云后,汉殿仍经喜雪时。

便有东风来翠幕,别翻新曲度瑶池。可伤衰病无才思,欲续高吟愧色丝。

泊罗阳驿

砧声住,蛩韵切,静寥寥门掩清秋夜。秋心凤阙,秋愁雁堞,秋梦胡蝶。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

晚春杂兴

烟中寺,柳外楼,乱随风雪絮飘晴昼。游人陌头,残红树头,流水溪头。百六楚风酸,三月吴姬瘦。

日斜下北阁,高宴出南荣。歌清随涧响,舞影向池生。

轻花乱粉色,风筱杂弦声。独念阳台下,愿待洛川笙。

旧日兰订不可寻,频教胜会忆山阴。空留一纸昭陵帖,孰嗣千秋典午音。

殇短彭长今昔感,风流云散盛衰心。我来舅氏皆零落,凭吊荒烟泪满襟。

推愁不去竟何如,欲鼓庄盆懒有馀。赖是此□犹解事,避人对客与观书。

不语焚香坐,心知道已成。流年衰此世,定力见他生。
暮雪馀春冷,寒灯续昼明。寻常五侯至,敢望下阶迎。

先生画作千秋想,落墨精求笔底坚。十水五山深著力,大含细入总真筌。

扣宿精庐旋启扉,佛香未冷坐多时。
分僧一半云归榻,借竹几些风入诗。
隔梦听钟疑寺远,避寒移枕觉宵迟。
起看犹有残窗月,春雪满山啼子规。
丧车出东门,生时马无力。何处入黄泉,嵩高山力北。
室人万里外,久望君官职。今与牵衣儿,翻号死消息。
平生江海上,我不空相识。远客迷畏途,孤鸿伤一翼。
行将鸡黍祭,已是乌鸢食。劝酒执御郎,行人有哀色。
先悲三尺土,经岁哭不得。眼前双双流,故袂安可拭。
一拜隔千里,生人意何极。唯有阳春曲,永播清玉德。
江草引行路,水风吹渡桥。
故人家咫尺,门外是春潮。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