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歌(一作紫笋茶歌)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怜才寄野人,
山童碾破团团月。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老翠看尘下才熟,
搅时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风晴日暖摇双竹,竹间相语两鸜鹆。
鸜鹆之肉不可肴,人生不材果为福。
子舟之笔利如锥,千变万化皆天机。
未知笔下鸜鹆语,何似梦中胡蝶飞。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树花禽语恰逢时,真意相关两绝奇。
独坐黄昏先得月,呼僮点笔和梅诗。
江左吟坛百辈狂,谁知阙里是词场。
我从宅壁低徊听,丝竹千秋尚绕梁。

元气鸿濛二百秋,潢池养寇孰贻忧。擎天才力云中翼,浮世功名水上沤。

巢幕但闻嬉燕雀,农田那得劝鸤鸠。军前乞写监门画,呼吁民劳庶小休。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
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钩加。
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拿。
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
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
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
闲弄玉指环,轻冰扼红牙。
君王顾之笑,为驻七玉车。
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
持以赠所爱,结欢期无涯。

此邦非吾土,寄迹聊在兹。旅食何所营,亦复假耘耔。

玄夏苦霖潦,良苗奄离披。至今畎浍间,余波渺相围。

行恐春泽盛,耕垦失其时。共虞斯人难,岂独念吾私。

先师有遗言,耕也有时饥。且当竭所务,天道非我知。

周室衰微五伯兴,葵丘之盟此留名。
薄暮笼坛春秋去,四野只闻牛羊声。
东南眺望牧童隐,蔓草萧瑟忆征程。
一里壮游解幽意,自古雄心朝花厅。
八识通知心已定,遍观物物皆阴。不如留意则追寻。水中闲养火,玉内要生金。直待阳纯丹不漏,恁时可称知音。超然云步上瑶岑。不劳极目望,自见好光临。
岁序属残腊,云容先发春。
氛氲迎近壑,乱鬈霭遥津。
暮色含微雨,林滋被细筠。
忧居时物变,有泪洒苍旻。

年来憔悴慵临镜。华发悉改当年影。寂寞掩窗纱。楼头有落花。

素娥空皎洁。有恨凭谁说。何处白云岑。风回听雁声。

已觉江声外,秋情入暮蝉。
竹光留黯澹,桐影渐孤圆。
啼鸟当清夜,疏砧隔远天。
一灯羁客梦,难到石城边。

凄风苦月透刀瘢,万里长征竟未还。但使淩烟名不朽,忠魂到处是家山。

风檐短札墨澌开,多谢皋比撤送来。
食肉我非投笔相,寝皮君有控弦材。
毫端拟画真难类,座上闻谈只谩猜。
却笑病余还恋阙,车茵稳称不须裁。
风兰舞幽香,雨叶堕寒滴。美人来不来,前山看向夕。

晓添春水一痕青,布谷催耕隔岸听。谁买笭箵舣沙嘴,风来吹过峭帆亭。

高人必见知,已是渡淮迟。
路远飘零客,囊多绝妙诗。
早蝉何处听,归棹几时期。
到定陪吟宴,琼花惜过时。

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如贾贩岭南归。

日者未知裴令贵,世人争笑祢生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