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陂放修竹,肃肃复冥冥。莫除坞外笋,从使入园生。
民向其利果何如,巴西得众踵陈施。赵廞谋窟张牙爪,罗尚为丛迫众离。
始难特流终继殒,前军英武始承基。七章立法标成李,天地何繇有太师。
执板迎门空礼下,思兄易子反相夷。岂知仁嗣翻为戾,吴光肠炙乃逢期。
成运将终忽改汉,汉王窃帝倚前资。举国称藩违夙誓,数年天子仍自为。
漫劳龚壮勤封事,谁省应璩托讽诗。可怜处士伤心绪,积岁难伸忠孝思。
李势叩头真善俯,袁乔拔剑已登陴。颇疑妖异长生子,橐首成都谁实贻。
助逆安能希漏网,传家岂得废忠规。略阳归义须臾变,哲话惟存龚杜辞。
太古乾坤太古音,不弹今日乃公琴。病中我有痴聋耳,天下人无各自心。
轩冕云山难错料,千钧一羽果谁任。酒杯何日平湖共,舞到梧桐月影深。
君不见高山大渊置姓氏,古人好名乃如是。又不见载笔纪传成史书,恐名不彰以没世。
自晋唐宋递元明,或著诗篇或琐志。古人结习不可除,今者后人宁有异。
余亦吟诗千馀篇,共成五万二千字。吾闻太上立德次立功,垂之空言嗟罔济。
况乃风云月露词,虽工仅号雕虫技。抑闻诗以道性情,或云古者诗言志。
葩经三百十一篇,大抵发愤所为制。最是劳人思妇辞,等閒谣谚偏姿致。
当时出语岂求工,天籁之鸣不可企。后世纷纷无病呻,乃尚浮文争绮丽。
章求典赡句求丰,往往誇多翻害义。溯从十六窃为诗,其时正课攻时艺。
蝇头小字累成编,不令人见藏经笥。及今白发已盈头,犹自耽唫如往岁。
暑日寒宵自较雠,缥缃似较牛腰细。灾梨祸枣愧无资,用托中书为编次。
虽无功绩似前人,聊纪生平所遭际。自少及壮至于今,纪月编年如掌记。
其间三十有六季,纷纷人事填胸臆。曾上金台登岱宗,车烦马殆燕齐地。
南下黄河渡大江,震泽扁舟臻海澨。思亲怀友托讴吟,吊古凭今动幽思。
春花秋月寄閒情,对酒当歌吐奇气。割裂篇章耻饾饤,堆积群书陋獭祭。
固无奇语泣鬼神,亦时机轴生新意。半生心力在于斯,不忍鸿毛等轻弃。
忆从归我旧蓬门,不获名流相砥砺。造化弄人多坎坷,幸未执鞭隳此事。
晚年鸣铎注一官,居然不食如匏系。散衙退息有馀閒,每每推敲再三四。
于今会萃辑成书,裁锦装函自珍秘。吁嗟乎少时妄念颇亦奢,而今不复思功利。
只此区区数卷诗,用以遗留于后嗣。其幸或为世所传,其幸后昆能缵继。
不幸或生愚子孙,覆酱糊墙任委置。即今散失或不收,转愁后辈生訾议。
吁嗟乎悲从中来写我心,叙作长篇聊自识。剪烛高歌歌即书,琢句雕章非所计。
拜翁越王台下时,挥毫曾赋曲江诗。忠肝永作千秋鉴,龙衮先瞻八彩眉。
家学凤麟昭世瑞,天朝金石勒功碑。高山深切终身仰,何日抠衣慰所思。
长年依父母,中怀多感伤。奄忽发将变,空室独彷徨。
此生何蹇劣,事事安可详。十七丧其夫,十八孤女殇。
旧居在东郭,新柳暗河梁。萧条下霜雪,台阁起荒凉。
人世何不齐,天命何不常。孤身当自慰,且免摧肝肠。
鹪鹩栖一枝,故巢安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