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穆(?~1255年),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祖籍婺源(今属江西),曾祖祝确为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
诘曲回廊入小庭,绿窗朱户照光明。宫人昼直多娱乐,阖座諠哗击马声。
风翼翔嬉云路轻,合班玉笋直承明。鳄溪已作思棠雅,龙邸先驰拔薤声。
皂盖朱轓仍敛惠,青帘白舫岂争程。元戎政欲倾家酿,唤取佳人进曲生。
参军许天正,是用纪邦勋。
吾庐何所托,芳草蓼花西。幻岂渔郎路,悠然樵父溪。
落英行处拾,佳句半无题。莎径时来往,苔深茆屋低。
幽人乐种竹,竹生繁且妍。垂云羃户外,映月摇阶前。
晴疑抗翠翿,风类鸣清弦。夏来暑威薄,冬至寒节坚。
时携羊求侣,亦咏嵇阮篇。即此适萧散,焉知尘俗牵。
一任猿惊野鹤猜,老怀笑口要频开。高眠蕙帐春风暖,不怕雷声入枕来。
落叶落复落,清霜今几番。疏灯照茅屋,山月入颓垣。
老爱寒花淡,幽嫌宿鸟喧。卷中林处士,相对两忘言。
江浦今朝暗,秋风昨夜清。山川不改色,雾雨□飞轻。
出处妨吾道,嵚崎见物情。系舟思范蠡,迢递越王城。
今我有三子,欲谋分置之。庶几一子在,可以收我尸。
老妻已咽绝,三子皆号悲。生离过死别,不如还相随。
客路怜华月,推篷已满襟。鸣虫和幽草,宿鸟起疏林。
秋晚东风急,过江淮水深。悬悲老人意,念此不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