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有双杏,烂漫若朝霞。狂风西北来,币地飞黄沙。
晨起开竹扉,私忧花尽落。残红虽满园,高枝犹灼灼。
嗟彼堕地花,无风亦脱树。卓哉此数枝,风吹仍如故。
微物有美恶,君子当何如。飘风不终朝,吾慎葆其初。
华构何年玉斧修,规摹宏丽属贤侯。治成不废登临乐,望远宜穷水石幽。
千里烟云瞻北阙,四时风景冠南州。山如蟠踞成龙虎,剑有雌雄射斗牛。
天倚笔峰排玉笋,仙留篆石浸银钩。二川俯瞰丁为字,万室傍连蜃结楼。
樽俎幸容陪胜赏,笙歌更觉助清游。朝云暮雨滕王阁,明月清风白鹭洲。
梦草惠连留句法,游山安石继风流。尚能执笔从公赋,却恨归鞍不可留。
凤拔龙蟠羡此翁,清飙会识父书中。自惭不及门前柳,得侍先生列下风。
浪得声名悔已迟,如今檄恐《北山移》。自经乱后无恒产,误喜朝中有故知。
魏野方思看舞鹤,庄周只愿作生龟。忽蒙匠石频相顾,栎社神应替我悲。
汉火未熄妖星芒,铜雀一现朱雀藏。高台巍峨连漳起,邺下媚狐肆披猖。
凤柱对蹲双结绮,虹桥倒挂若回廊。年月回环书蝌蚪,琉璃金碧覆鸳鸯。
汉家兵戈既鼎沸,横槊归来乐未央。大儿弹棋幼傅粉,一门父子盛文章。
惆怅东风慕娇女,朝露慨慷对杜康。阿房歌弦秦公子,阳台云雨楚君王。
分香卖履留遗嘱,儿女之情抑何长。建安去此二千载,太息阿瞒骨已霜。
一世之雄今安在,独留瓦片艳文房。
旧院后门春草新,前门又听叫官身。卢姬已嫁徐娘老,歌舞行中有几人。
高楼生紫烟,遍绕琅玕树。一出西郭门,仿佛函关路。
牂牁之水入番禺,甓社珠光粤海珠。香口用裁云朵判,绣心仍是玉般壶。
龙城谪后文奇柳,羊石移来句劲苏。盬岸竞传盐铁论,岙门为绘越裳图。
森罗远集梯山贡,亿秭曾蠲煮海逋。楚士每怜空抱璞,齐王何意识吹竽。
谢家递见无双凤,秦树翴翩八九乌。自笑幕开非记室,人言骖解为穷途。
食鱼因我添醽醁,依鹊随君匝舳舻。片石支船辞五岭,支驴宿驿莅三衢。
黄茅瘴底人方度,黑叶红时客未需。有志青云难远附,相思皓月几时俱。
欲将商旅诸歌颂,续入甘棠献帝都。
上篇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
下篇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轇轕徘徊;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箎,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呜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