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承金瓯,圣智神清明。百工思亮弼,四海观升平。
如何峤西县,黄巾起微民。元年辛亥春,我从丞相行。
六月朔四日,桂州入元旌。是日贼返走,中平还紫荆。
震威千里外,追逐可成禽。况我有前覆,象州曾驻兵。
何为金鸡战,偏师匿州城。大令敢辄挠,诸军乱旗枪。
是时向与乌,威声犹埒勍。两军相先后,及贼青山坪。
一战贼负嵎,恃险螳臂摚。双髻矗后户,宣墟厂前庭。
十日猪崽夺,蝥弧夜先登。将军落天上,卷甲势岂停。
悖哉都护谁,不鼓从而钲。花雷走群凶,风门奋空霆。
宣墟贼为巢,四围踞溪塍。围师岂不周,向后乌前营。
半月又蹉跎,孔村惜虚声。自兹乌向隙,贼逸由双鹏。
乌南又三匝,北师气徒增。官村怒焚舟,一蹶愤且婴。
贼得徜徉去,濛州踏堑坑。南师逡巡及,涂詈闻蚩儜。
桂林时已震,先出魁与莹。蠢兹弹丸邑,贼备原可乘。
其如南北师,弃甲同执冰。从容贼沟垒,弥月经营成。
王怒始赫然,帅旗肃亲征。师行百里驻,都荔息抢攘。
十月日将晡,军门来渥赪。病余走伛偻,一旅请南荆。
中枢夜集议,诘旦军为惊。果然孟明将,指挥藐鲵鳄。
一战龙潭复,再接横岭清。飞腾十三捷,万众欢雷鸣。
奈彼负固力,岂能徒搏胜。中军愤且前,见贼贼愈轻。
况令南北师,转益水火争。群旅又募充,如蜩螗沸羹。
待彼窜而击,斯言岂无徵。矧当积月雨,贼已空瓶罂。
攻坚讵弗力,铤险殊未惩。二月始生魄,龙寮夜开扃。
三伏计已虚,追击犹当能。古束尾而及,贼尸戮如京。
前徒虽出险,荒缴失仓庱。我复两翼前,张刘若张罾。
谁令雾雨中,山蹊鼓而升。兵家有死地,大覆蛮山陉。
坐看釜中鱼,又成跋尾鲸。一朝殁四镇,残卒归伶俜。
回忆夏洞泉,惨伤流血声。三日仅收合,恍然如醉醒。
时危众说进,决策将谁凭。扶荔幸先著,孤城据危倾。
吾师甫成列,贼至前绥迎。荔水一交戈,贼徒西北并。
榕城谁备御,仓猝儿倒绷。咄哉将军宠,间道穷郊坰。
崎岖龙西路,雨夜杂徒乘。免胄及国门,群呼闻角崩。
须臾贼麇至,叫啸万目瞠。至今桂之人,援师疑神灵。
守攻一月余,癸水流臊腥。亦有江郎师,水东来结堋。
贼谋始大绌,宵遁复牵绳。城中卧王罴,久矣病莫兴。
谁令追师弱,戏若驱群蝇。五月湘源哭,孤城惨零丁。
小坚大之破,讵尔沟壑经。乃我万师及,城中火荧荧。
蓑衣渡头船,蹙若亡穴鼮。东方天马空,鲛鳄又沧溟。
此贼最狼狈,饥飏折翅鹰。潇江阻夏涨,有庳乃虚承。
经岁说边防,楚山空崚嶒。粤师虽踵及,疲敝亦可矜。
三月营道师,围攻如缺甍。秋来健隼翮,肉佽重骞腾。
郴桂路千余,寸尺多锋硎。指挥傥如意,火炎畀螣螟。
跋前而疐后,手足胡凌兢。八月围星沙,分军贼渠狞。
妙高一峰踞,群咻聚蚋?。能湘十万家,比屋明宵镫。
谁知完玉壁,犹藉将也荣。岳麓对江出,客来话图经。
围师又一阙,贼走众目瞠。自此势成逆,高原逸奔?。
可怜师楚粤,千万费水衡。两月忆城中,日夕雷霆轰。
归来性命得,忍复思凶凌。江汉几波涛,霍庐悉荆榛。
长江千里翻,石城百雉倾。吴头楚尾地,三载废犁耕。
渡河万貙豹,间关乃邢洺。妖氛数翕曶,鬼发尽鬅鬙。
祸难斯云极,青天谁可擎。去年秋风利,戈船闻结矰。
巴丘始微蹶,吨鄂旋峥嵘。直下收蕲黄,居然高屋瓴。
莽苍列城复,飞扬残箨零。快哉师墨绖,此举何觥觥。
湓浦及春早,江波暂洄渟。况当沪渎还,黔池亦波澄。
急羽海中到,威声传楚庭。河北又叠捷,连镳剪枭翎。
林李两贼颅,西街正天刑。擒渠扫其穴,功孰秺侯京。
又彼夹江壁,戈矛戛砅砰。余皇鼓鼙振,坐拔三山青。
北路既荡平。南师跃儜伧。瓜扬兴版闸,徽黟整垣闳。
忆从军事来,喜气兹芽萌。人家买香醪,田老蓄肥牲。
朝廷悬上赏,五色备紞纮。乐部习歌曲,八音谱韶韺。
南风忽不竞,一蹶溢瓶甑。建业天下雄,师中谁实丁。
我知眼中白,翘彼粪上英。未见赵括败,几能马谡争。
连城走奔电,万众愁飞萤。坐使江州甲,孤拳徒努晴。
横空长妖焰,瓦缶复砰訇。楼橹既不前,豺狼计环生。
东窥黄石壁,南泛鄱湖蓱。可怜全功失,徘徊星渚舲。
巍巍楚材雄,数月翔湖汀。古来重枢机,一失百殆形。
彼狡计漫出,烬余得炎蒸。鸱张又楚粤,蠕蠢及鄘鄫。
烈士拟上章,孱功当击抨。道途切齿言,害身宜决瘿。
幸叨圣人鉴,褫夺快群憎。颇闻临淮师,壁垒气若烝。
鼓行下襄河,眼空蔑狸狌。芜关又连胜,两载虎穴凭。
湖内重结束,横戈酹宫亭。乾坤大斡旋,拭目数豪英。
余子下自郐,因人本硁硁。鲰生更无聊,?匣惭青萍。
傥其燕然勒,犹得横吹赓。何时奋突管,洒墨十丈珉。
论功罪亦诛,若能逃刺鲸。
髯且无归,纵饮新丰,歌呼拍张,记东都门第,赐书仍在,西州姓字,复壁同藏。
万事沧桑,五陵花月,阑入谁家侠少场。相怜处,是君袍未锦,我鬓先霜。
秋城鼓角悲凉。暂握手他乡似故乡。况竹林宾从,烟霞接轸,云间伯仲,宛雒褰裳。
暖玉燕姬,酒钱夜数,绾髻风能障绿杨。才人福,定清平丝管,烂醉沉香。
浓阴欲洗桐花甃。旗亭一曲抛红豆。唱到蝶庵词,开残芍药时。
子规啼不住。归梦牵人去。烟艇几时移。从君罨昼溪。
平生未省梦熊罴,入眼春风喜有期。
倘更数年逢此日,宁无一个是男儿。
芝兰气味松筠操,龙马精神海鹤姿。细祝更将何物比,海中仙果子生迟。
太学陈东天下知,抗章不怕忤当时。折腰彭泽成何事,回首闾山有所思。
轩外孤松全晚节,宅边五柳散春丝。归来还是忘机客,传语沙鸥莫浪疑。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