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岁

过了六旬又六春,未知还有几年身。酣歌且纵生前乐,衣食宁忧死后贫。

长笑乾坤为逆旅,时招风月作良宾。露顶赤脚寒松下,真是明朝一散人。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从它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莓苔翳清池,虾蟆蚀明月。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
愿垂拂拭恩,为君鉴玄发。

府公清眼照孤心,结构仍誇壶奥深。师悟赵州庭柏境,我知青岭震雷音。

粟粘便是赵千界,草用曾为丈六金。一滴曹源谁可测,海门腾起浪千寻。

玄籥飞灰出洞房,青郊迎气肇初阳。仙舆暂下宜春苑,
御醴行开荐寿觞。映水轻苔犹隐绿,缘堤弱柳未舒黄。
唯有裁花饰簪鬓,恒随圣藻狎年光。
系舟曾访远公庐,游屐重来一纪馀。
惟有湖山如往日,懒将前事问禽鱼。

谁弄玉箫当晚风,凄凄袅袅入高空。苍梧月出凤凰叫,千山万山秋气中。

书生昧筹算,罕立横草功。
征南日耽经,帷幄明指踪。
胸中有武库,矧与竖儒同。
贤哉秉节度,不制蜀阿童。
沈碑虽好名,要是真英雄。
寥寥万山路,爽气摇松风。

桃未红。杏未红。近社郊原尚似冬。连朝频刮风。

麦茸茸。草茸茸。菜吐黄花三两丛。春光何处浓。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几年烽火暗尘惊,此日新开保障营。李父棠阴垂日永,潘郎莲幕肃风清。

喜看三害乡关去,再见单车渤海平。自此士民歌盛德,于今无复虎纵横。

新河洗马晚苍苍,风急城孤古膳房。分道往年频失利,筑垣今日见周防。

转输几实饥人年,锋镝新扶战士疮。乳哺庙谋应不后,坐看穷徼系苞桑。

奇林蕴贞粹,健叶圆青鲜。中有碧瑶实,正味百果先。

贡包登尧俎,颂德列骚篇。李衡空庸材,徒列木奴千。

六代旧山川。
兴亡几百年。
繁华今寂寞。
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
春风柳色天。
伤时为怀古。
垂泪国门前。

浮云渺天末,随风恣悠扬。游子四方志,去去道路长。

手中三尺琴,朱丝汎宫商。但恐和者寡,使我心增伤。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寒漏寂。月明风满梅花笛。梅花笛。江南春色,曲中◇得。

一襟离思谁能识。故园应怨无消息。无消息。画楼今夜,黛眉凝碧。

箫鼓中流杂棹歌,仙郎拥传下牂牁。百年词赋题金马,万里风烟阻石螺。

蛮俗古来多健讼,主恩天外待鸣珂。昆明战伐今何似,寄语加餐老伏波。

短篷邀我到常州,入郭犹如野渡头。忽有画桥杨柳岸,柳中依约见青楼。

殿角风摇柳带长,御沟流水落花香。
雨来双燕归应早,先上珠帘十二行。
分散欢娱地,班骓送陆郎。
乌啼白门夜,月上一楼霜。
扬子分衣带,明河接泪行。
大刀重有约,团扇莫相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