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亦是前朝寺,寺毁空浮图。嵯峨插霄汉,寂寞守山隅。
老僧见再拜,持斧斫枯株。曲直任天然,自手搆茆庐。
四壁坚且厚,一径不崎岖。筑灶近古井,支床叠破书。
扫叶烧不尽,拾粟食有馀。明月造其堂,猛虎伏其闾。
山前清浅流,可以濯我躯。
缅怀高人今白头,秋风未放沧江舸。叹息人间常见画,白水丹山无不可。
有时更出双梧桐,柯如碧玉参青空。下有閒翁曳杖屦,萧然意气来清风。
自是君身有仙骨,放笔尘寰看超忽。且知画者乃馀事,君有声名非汩没。
吾亦平生颇好画,逢人不爱千金求。安得生绡出东壁,白云为我生沧洲。
中条山色照黄河,竞渡行人晚更多。城上危楼倚霄汉,凭栏有客正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