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林间鸡犬,江上村墟,扁舟处处经过。袖里新诗,买断古木苍波。
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任人笑,甚风云气少,儿女情多。
不待求田问舍。被朝吟暮醉,惯得蹉跎。百尺高楼,更问平地如何。
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一尊酒,唤元龙、来听浩歌。
我过朱圉山,山势何缥缈。丹崖卧横纹,十里行未了。
寒路风沙集,冰溪清渭绕。鸡犬叫云中,人家出树杪。
天寒烟不上,道险壑方窈。移神探古迹,流目瞩去鸟。
海内多战斗,河西尚征剿。苦为行迟迟,半是忧悄悄。
云开西倾青,日出伏羌晓。问奇怀胼胝,寻幽披萝茑。
因爱山中静,人世多纷扰。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