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耕凿少生事,田园坐废生悲风。遗黎日久入坎窞,发长心短千村同。
畏贼私含畏官泣,热泪暗洒浔阳红。水师熊熊尽英烈,计扫寇逆知谁工。
千家槁饿饭豆绝,三载贡税资粮空。主帅筹饷胜筹战,捐输各国资军供。
所司藉端每自利,锥末之小尤伤农。幕府旦晚按民事,咫尺不得掀群蒙。
大钱小钱不足论,乡曲早已无青铜。吴楚安危各有虑,财物一洗民间穷。
重熙有象表斯世,劫运所值由苍穹。何时英雄起屠钓,太古元气回神功。
吾侪坐叹自怀愧,识字终当输挽弓。衰草残阳岁聿暮,江潮满地闻哀鸿。
照海红光烛四围,弥天白雨挟龙飞。才惊警枕钟声到,已报驰车救火归。
绿玉仙人截海过,石梁千尺驾鼋鼍。相逢赠我金光草,处处青山愁薜萝。
龙骧虎步随高下,此翁岂合居林野。中原射策先冠军,肘后骊珠光照夜。
河清海晏靖烽烟,缓带轻裘见儒雅。西园词赋拟曹刘,东阁文章追董贾。
著书先著春秋歌,丘明公谷如尔何。年过五十犹学易,两仪四象交森罗。
倚马千言飞露布,吹毛三尺降么么。雄才大略谁先后,今之卧仙前伏波。
等閒事业从头数,夜半鸡声催起舞。此心此志畴得知,上有君恩下慈母。
九重三疏叠陈情,万里归心廑孺慕。孟母宅边频倚门,征人岭外长延伫。
羡君有母寿还童,羡君有才孝作忠。羡君有子传家学,羡君有孙承祖风。
羡君能诗号无敌,羡君谈笑销兵戎。丈夫立身会如此,岂能碌碌稠侣中。
将军爱我愚也直,我爱将军清且白。两人相得非等夷,异地同堂慰岑寂。
过桥三笑仿前贤,拍案高歌忘主客。不妨野老眼长青,请看此翁头未白。
江流何呼汹,浮梁朵动摇。解装古棠邑,落日上轻舠。
水痕涨初落,木杪悬菱菱。鬖髿紫须垂,乃长枯杨腰。
十室九空壁,野风吹屋茅。目击实可惨,况闻千里遥。
明月照溶㵝,瓜山浮一瓢。荧荧苇间火,疑有惊魂嗥。
此乡称膏腴,天吴偶肆骄。哀鸿盍归来,春麦亟荷锹。
回首望吾乡,五坝频增高。嗟哉滨淮田,岁岁沈波涛。
小园竟日惜春归,芳意独留仙馆。万叶千条倚娇软。
窗前最是,双双蛱蝶,衬舞和愁乱。康欲语,又斜晖,半庭纤影凌波卷。
长记艳深时,曾赋香痕压檐绽。新娥谩绿,早怯东风,取次相吹散。
问何人暗遣斗芳菲,欲作弄、柔红梦中幻。拌醉也、莫待飘零清泪盼。
南风绿尽燕南草。一桁青山翠如扫。骊珠昼擘沧海门,王气夜塞居庸道。
鱼龙万里入都会,澒洞合沓何扰扰。黄金台边布衣客,拊髀激叹肝胆裂。
尘埃满面人不识,肮脏偃蹇虹蜺结。九原唤起燕太子,一尊快与浇明月。
英雄岂以成败论?千古志士推奇节。荆卿虽云事不就,气压咸阳与俱灭。
何如石晋割燕云,呼人作父为人臣。偷生一时快一己,遂使王气南北分。
天王几度作降虏,祸乱衮衮开其源。谁能倒挽析津水?
与洗当时晋人耻。昆崙直上寻田畴,漠漠丹霄跨箕尾。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 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驽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武之所宝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生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