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菊花下忽忆亡友谢两周吴北窗凄然有感

遍插两人少,悲歌安可听。花前诗异代,天上酒双星。

栗里招同去,浣溪祝不灵。黄华如劝客,杯到莫教停。

(1626—1663)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力田,一字圣木。潘耒子。明诸生。专精史事,曾著《国(明)史考异》,顾炎武服其精审。以南浔庄氏《明史》狱遇祸。有《明史乐府》、《观复草庐剩稿》。
  猜你喜欢
吴波不动。四际晴山拥。载酒一尊谁与共。回首江湖旧梦。
长曹珠箔青篷。舻声鸦轧征鸿。泪□镂檀香枕,醉眠摇□春风。
郢人何苦调,饮水仍布衾。烟火昼不起,蓬蒿春欲深。
前庭少乔木,邻舍闻新禽。虽有征贤诏,终伤不遇心。
向来枯卉亦生芝,种学才深可瑞时。
语海方知蜗井浅,培风当使翼云垂。
可能任运如彭泽,也要名家似蜀眉。
理义本来非外铄,自求两字盍观颐。

一春两脚滞东园,柳绊花牵不暂闲。今日酽晴天气好,杖藜看水更看山。

煦景朝升,烟光昼敛,疏雨夜来新霁。垂杨艳杏,丝软霞轻,绣山芳郊明媚。处处踏青斗草,人人眷红偎翠。奈少年、自有新愁旧恨,消遣无计。
帝里。风光当此际。正好恁携佳丽。阻归程迢递。奈好景难留,旧欢顿弃。早是伤春情绪,那堪困人天气。但赢得、独立高原,断魂一饷凝睇。

先生吾父执,泛海几浮沉。垂老艰生计,消忧耐苦吟。

传衣得高足,遗墨寄深心。惆怅扁舟侣,情移海上琴。

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

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

师丹固非老善忘,鲁侯亦岂儒为戏。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

先生闻当喜欲狂,自辩非僧太迂泥。但论普度一切心,安识转轮三世事。

吾闻先达曾戏言,莫如为僧乐且便。世间快意十八九,只恨酒色须逃禅。

入宫有妻案有肉,弃冠便作飞行仙。昨者大邦布令甲,宗门无用守戒法。

周妻何肉两无忌,朝过屠门夕拥妾。佛如有知亦欢喜,重愿东来度僧牒。

溯从佛法初来东,稻目以后争信崇。造经千卷塔七级,赐衣百袭粟万钟。

帝王亦称三宝奴,上皇尊号多僧徒。七道百国输正税,民膏民血供浮屠。

将军柄政十数世,争挽强弓不识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西方菩萨东沙门,天上地下我独尊。尊君为僧固君福,急掩君口听我言。

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鸿飞宁记雪泥迹,马耳且任东风吹。

燕归梁,花覆屋,春睡几时足。忽近侬前,扇手一双玉。

无端绣谱慵拈,瑶笙罢炙,早画阁、银镫添续。

漏声促。最怜半醒轻盈,众里暗流目。作意矜严,隐约露心曲。

怎禁兰帕潜抛,莲钩徐敛,却偷傍、砑罗裙幅。

芙蓉小苑落秋红,声动帷犀瑟瑟风。共说扬州月无赖,紫鸾箫里露台空。

清秋鹤发自樵渔,年已非熊入梦馀。双阙旧分苍水玉,五云重展绿绨书。

萧疏双鬓感华年,把臂相看一惘然。别绪三秋燕市酒,生涯百亩汶阳田。

高城雨色青骊秋,閒苑花香白堕边。为道池塘春梦苦,伤心蜀魄化啼鹃。

冷石磨青瑶,客至相与饮。
醉倒不用扶,真成一高枕。

明月清风入素秋,摇摇官舫溯溪流。时违未要弹冯铗,兴浅还思上庾楼。

匹马东来成底事,孤云西望不胜愁。沙鸥不解人间事,飞去飞来百自由。

袅雾香魂暗,凌波素质娇。
可怜流雪影,半逐杏烟消。

睢水东,彭城下。西风残照古台荒,楚项重瞳曾戏马。

振鬣长鸣声捲河,翻身一跃光腾波。时危力尽将奈何,骓兮不逝空悲歌。

九日黄花秋霜晚,长河东流去不返。遥怜霸业逐烟消,宾雁南飞楚天远。

青山有恨花初谢,流水无言草自春。

横云池馆已荒凉,衰柳今依选佛场。细路独来寻曲涧,孤亭无主倚斜阳。

芦摇霜气飞千点,雁逼风棱并一行。惟有西山肯留客,湿岚如画石桥旁。

人境俱不夺,东西任该抹。七九六十三,相逢阿喇喇。

我在林间鹿与群,君为天上玉麒麟。莫将綵树灯前酒,来醉梅花月下人。

白屋不生三阁梦,青山那识五陵春。行吟每到看松处,自有渔樵作主宾。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