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冢歌

九龙之麓梁溪旁,诗骨乃有名山藏。文字精灵一点埋不得,熊熊奕奕万丈腾光芒。

古今诗人代有几,大抵苍蝇附骥尾。啾啾啼出鲍家坟,至今寂寞荒烟里。

晴沙先生选诗一千一百有十人,残编断简堆积高于身。

何来贾生出奇计,瘗之石穴千载留其真。君不见,伯鸾不作长康死,名士风流长已矣。

白杨树下冢累累,地角天涯竟何是。精魂寄与残诗俱,萍聚沙抟偶然耳。

朽壤谁争牛耳盟,故鬼豪吟新鬼喜。我思英雄事业才人诗,一例皆欲流传之。

选家意见各区别,沧海岂必无珠遗。傥使欂栌杗桷供博采,安在单词只句不与风雅相扶持。

藓合苔封付岩薮,姓名零落知谁某。得无地下修文广额收,光怪不许人间有。

呜呼冢中诗魂兮听我歌,笔将汝扫墨汝磨,生前曷不驱吟魔。

龙蛇蚯蚓一抔土,贤愚同尽将如何。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室名有真意斋、思补堂、清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满,父老攀留,遂家于歙”。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落籍素享“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苏州。先撰,嘉庆间历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子太傅。为官五十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与堂兄潘世璜、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著有《恩补斋集》。
  猜你喜欢
五字诗成卷,清新韵具偕。不同狂客醉,自伴律僧斋。
春别和花树,秋辞带月淮。却归登第日,名近榜头排。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
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雪拥寒门鹊不来,江南春信小迟回。
遥知诗力生春早,一抹江梅趁眼开。

十载文华盖众英,州庠微禄代躬耕。半生甘为方穿碍,此假那因曲木惊。

折角谈经于道胜,低簪下匕以身轻。两朝大典资编削,莫向西风厌宦情。

天马元从西极来,频年伏枥伴驽骀。
如今始觉升沉异,万里追风道路开。

斜月阴阴下曲廊,燕眠蝠掠共虚堂。床头听剑铮成响,廉底看星作有芒。

绿酒无缘消块垒,青山何处葬文章?待和烛跋些须语,又恐添渠泪一行。

寒蝉初停号,客燕催将归。
吾亦客一世,去此复焉依。
敛袵听物变,著书明化机。
深参漆园史,渠语甚精微。

何须大叫帝阍闻,肸蚃通天黍米分。吴练凄迷亏老寿,汉封细碎到亭云。

欲收元气无坚影,自笑顽躯亦片云。帝鬼痴灵皆一蚁,强将斋沐溷元君。

儒冠谁使著,何至动言贫。此事须吾党,相期到古人。

衰颜犹可镜,短发仅堪巾。举世无知者,孤灯夜独亲。

子母相逢,自然明道。出离物彀无生老。茅斋公竹每为邻,清居幽阒仙家好。

敬信高明,真欢无恼。各人性命修宜早。功成行满免轮回,蜕形跨鹤归蓬岛。

当年同苦乐,今日各东西。白发相看老,江云怅望低。

绢绡白如雪。
轻华比蝉翼。

初更渡荆门,触眼舟楫乱。堤吏时一呼,举篙类鱼贯。

野鸡悄无声,行子空扼腕。绿树烟霭沉,清波月光烂。

分凉短衣披,习静单帻岸。畸愁本难袪,美景聊此玩。

荒荒东原平,泯泯鲁济断。岁俭菅蒯繁,时康萑苻散。

秋槎别星河,晓梦窥日观。悬知平生奇,历览天下半。

长衢红尘腥,古调白石粲。徒聚几州铁,肯餐三斗炭。

人生空自怜,岁序忽已换。出门更呼车,春浅冰未泮。

八万四千同一理,事相差别立异名。十二围陀及疏论,慇勤三六不须生。

嫩黄上柳,新绿涨池,东风艳冶天色。又见乍晴还雨,年华傍寒食。春依旧,身是客。对丽景、易伤岑寂。怅凝望、一带平芜,剪就茵藉。
前度少年场,醉记旗亭,联句遍窗壁。调笑映墙红粉,参差水边宅。芦鞭懒过故陌。恨未老、渐成尘迹。谩无语,立尽斜阳,怀抱谁识。
仙郎归奏过湘东,正值三湘二月中。
惆怅满川桃杏醉,醉看还与曲江同。

踏雨来相访,云归晓入城。山空龙窟冷,雪霁蚬窗明。

草软烟波绿,牛閒铁笛清。老禅何所有,只此足平生。

正歌尘惊夜,斗乳回甘,暂醒还醉。再煮银瓶,试长松风味。玉手磨香,镂金檀舞,在寿星光里。翠袖微揎,冰瓷对捧,神仙标致。
记得拈时,吉祥曾许,一饮须教,百年千岁。况有阴功在,遍江东桃李。紫府春长,凤池天近,看提携云耳。积善堂前,年年笑语,玉簪珠履。
红叶如花晓日晞,隔林深处叫黄鹂。
听来浑似春风语,啼向西风不是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