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元夕二首 其一

灯市群嬉綵服鲜,回头追忆少年年。何曾得似渠侬乐,未有生时已不天。

(1267—1329)元徽州歙县人,字潜夫,号杏庭。由平江路儒学录迁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尹致仕。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猜你喜欢
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
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⑴?”其后子瞻通守余杭⑵,复移守胶西⑶,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⑷,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⑸,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

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

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

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

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

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雷声翻海电光红,濯濯蔷薇一夜空。
云气共看渊跃{左虫右戾},雨祥曾验叶生虫。
伫期多稼千箱富,先庆来麰百室丰。
饰喜自惭樽酒薄,只将香火向穹窿。
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闓阳晨披紫阙,
太一晓降黄庭。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
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

山下自晴山上雨,林深苔滑流石乳。杖藜拨云云不开,洞口老猿作人语。

忽闻天际一钟鸣,隔水苍茫寻涧户。

雪白狸奴尾胜金,曾娱白发戏花阴。急须分乞邻姬养,莫遣空摧孝子心。

鸭绿涨江水,鹅黄上柳丝。二月娄东道,燕燕初来时。

娄有贤使君,白晰美丰姿。联芳五枝初,不数窦家儿。

岂弟民父母,古希今罕有。使君不我留,涉江采杨柳。

柳丝弱袅袅,江水流瀰瀰。柳衰江水涸,邦人思未己。

银烛频烧夜宴迟,晨光忽觉转檐枝。幽人欲起还中酒,卧听西斋读杜诗。

南北峰头春色多,湖山堂下来棹歌。美人荡桨过湖去,小雨细寒生绿波。

燕赵感慨鼓侠气,江湖摇落嗟虚华。艰危历尽为忧国,事业无成非恋家。

江光隐现鱼龙窟,云海苍茫鸥鹭沙。桃花水长三月暮,片帆挟雨飞天涯。

屯云荫广陌,零露湿古苔。中街日亭午,四面风徐来。

引君来访洞中仙,新月如眉拂户前。
领取嫦娥攀取桂,便从陵谷一时迁。

枫冷吴江,雁飞南浦,家家黄叶堆门。听暮砧声急,日已黄昏。

记忆当时三径,尽飘零、松菊犹存。荒城里、止看摇落,未见花繁。

销魂。故乡此际,佳节醉西园,篱畔芳樽。念秋光狼藉,安得移根。

屈指重阳将近,思往事、杳杳无痕。伤情处,但看鸦飞,水绕孤村。

归筑山中屋,躬耕拟鹿门。稻田三涧水,茅屋数家村。

药草薰书幌,松花落酒樽。世间无限事,陇上莫来论。

烟柳成丝无甚系。只是桥边,日日嘶征骑。故把长条垂到地。

分明做就离亭意。

满院飞花狼藉坠。坠向筵前,扑面如人泪。卷作球儿吹又碎。

浮萍一夜遮池水。

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谩言生险浪,岂爽见安流。
泛去星槎远,澄来月练浮。滔滔对离酌,入洛称仙舟。
昨夜狂风今日雨。风雨相催,断送春归去。万计千方留不住。春归毕竟归何处。好鸟如歌花解舞。花鸟无情,也诉离愁苦。流水落花芳草渡。明年好记归时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