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戭及第东归后赴洋州幕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老年常道路,迟日复山川。白屋花开里,孤城麦秀边。
济江元自阔,下水不劳牵。风蝶勤依桨,春鸥懒避船。
王门高德业,幕府盛才贤。行色兼多病,苍茫泛爱前。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
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
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
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
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
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
鴈荡高高路莫通,衔芦秋翼入云峰。
山头水阔不见影,岩下沙平时有踪。
千仞柱天水敛闪,万工挥笔漫轻浓。
葛巾蜡屐未能著,空羡青苍重复重。
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轻舟摇扬,心掀舞。
倦客今年续命,欠□彩缕。归期渐近,划地萦心绪。何日斑衣,更看迎门儿女。百怀且付,尊前蒲黍。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钟。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
暮春天气,莺老燕子忙如织。间嫩叶题诗哨梅小,乍遍水、新萍圆碧。初牡丹谢了,秋千搭起,垂杨暗锁深深陌。暖风轻,尽日闲把、榆钱乱掷。
恨寂寂。芳容衰减,顿欹玳枕困无力。为少年、狂荡恩情薄,尚未有、归来消息。想当初、凤侣鸳俦,唤作平生,更不轻离拆。倚朱扉,泪眼滴损、红绡数尺。

谁磨紫石作双鱼,绕以清流泛酒觚。祗使幽人添醉逸,山林未快忆江湖。

鉴石引幽路,傍崖开碧庭。
棋留樵客坐,鹅博老君经。
竹榻朝吞日,松坛夜拜星。
山中有公事,鹤触杏花零。

履度如履冰,犹恐有不及。毫釐傥不念,放去如决拾。

白面青巾拉马随,数程情义自相依。而翁高士髻年契,不受人间爵禄縻。

四家三径各风流,今古悠悠貉一丘。
拍瓮新篘浮腊腻,绕堤老柳弄春柔。
日边黄纸催人去,霞外山听鹤留。
若问西畴蓑笠事,合还陶令一孤舟。

西山楼阁涌波涛,西国高僧见白毫。贝叶有文留藏室,天花无迹上方袍。

毒龙在钵秋云湿,驯虎当门夜月高。听法他年陪相国,定因元亮置松醪。

绣斧何来款竹扉,霜严三径满寒威。野人卧雪惊骢马,太史占星聚翠微。

谏草已清南海瘴,移文休讶北山讥。东门二疏甘投老,早构菟裘问息机。

但得绝流去,此行非我身。有军挥白羽,无令不朱轮。

坐失邯郸策,空嗟洮水人。故园花已落,惆怅老风尘。

声声啼鸣叫钩辀,山自巑岏水自流。
西望长沙三百里,行人道是古袁州。
曲磵萦纡树密蒙,放船正值楝花风。
王程不及村南好,水礁无人昼自舂。

衡门流水野人家,何事淹留长者车。聆尔旧游情更洽,怀予新咏调堪誇。

自惭供奉无兼味,只有相看对落花。却喜清平无一事,不妨回首夕阳斜。

野殿半晴云,参差霁色分。枫林残雨在,犹耐夕阳薰。

近古社稷臣,生世常不数。不能半五百,继见已数卓。

炎运昔中否,兵氛缠大角。掩旆薄日黄,张弧北风恶。

起公滏阳节,仗以障河朔。恳恳存赵忠,愤极涕横落。

扶义亟西征,敌忾为小却。佐兴灵武功,受任留官钥。

主辱臣则何,国势滋以削。回銮累十疏,言谆听殊藐。

一死不贷公,百壬吁可怍。企公如列星,宵光仰昭灼。

几叶外曾孙,传世《春秋》学。手图起予观,言自崇勋阁。

士雅虽则休,随会尚堪作。蹙国今更非,云飞天一握。

谁能挽江汉?为公洗河洛。

谁知到处徘徊,谢庭风景都非旧。画堂尘掩,蓬生三径,门垂疏柳。

白昼初长,清风自至,流年空又。看多情燕子,飞来还去,真个不堪回首。

昔日娇随阿母,学拈针,临窗挑绣。斜阳楼外,熨残铜斗,线纹舒皱。

蚕欲三眠,莺还百啭,落花时候。问重来应否,消魂试听,江城笳奏。

径绕寒流转郁纡,夹堤山色望中殊。
草堂似卜东西瀼,画舫如过里外湖。
莺唤曲栏春卧稳,鹤窥深户夜吟孤。
问奇日载花间酒,莫谓投闲一事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