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孟轲去齐魏,贾谊之长沙。圣贤良巳矣,吾道空咨嗟。
徒言青松枝,不如桃李花。太息安陵子,知时为世誇。
终日居揵户,披卷慰寂寥。久坐生微凉,不待轻纨招。
上览虞夏兴,下及衰乱朝。耳目虽不接,感叹自萧条。
举首望中庭,忽敛西阳骄。乔木阴暮气,朱霞灼穹霄。
檐昏已飞蝠,林杪犹鸣蜩。俯仰万化中,安知盈与消。
飞锡寻师滦水头,胡尘不傍朔云浮。肇林觉树谁先植,宦海慈航尔独修。
一别谼中兰若隔,重来塞外雨花收。南归执法应相问,半席他时为我留。
君不见连城璧碎不复完,平地水覆难再收。昔日弹冠取卿相,片言不合兴戈矛。
雷开被宠比干死,窦婴失势灌夫囚。道旁荆棘汝自力,进退惟谷心烦忧。
绰约春华岂久妍,青青松柏委山丘。君如念东门之黄犬,何如彼西域之青牛。
书剑上青霄,乡关雨雪遥。年华侵水竹,客思堕山苗。
会想商岩绮,将从郑里桥。文词诚小伎,祗比俗情饶。
寒江潋滟波纹微,樯乌瑟缩冻不飞。舟中小奚见未见,以手笑指江豚肥。
行年十八初渡此,欲纪往躅皆依稀。南人北去走燕市,大抵多坐寒与饥。
我今已耄复问渡,焦裴揖我开丹扉。渔舟竞挽自高下,导我出入浮晴霏。
须臾亲知下瓜步,欢然款洽谭成围。殷勤相视各一笑,笑我白发犹行衣。
堤防津吏有慧眼,要识紫气来相鞿。家儿携孙昨送我,期我十日行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