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展仙真,拈毫泪已如珠贯。不堪回首忆当年,朝夕常相伴。
曾炷心香一瓣。凭蟾魄、诉从心愿。埙篪同和,盟约来生,竟成诗谶。
不道缘悭,今生如此他生远。伤心最是北堂萱,几见双眉展。
入世昙花真幻。更何心、再飞柔翰。窗前往日,画里而今,九回肠断。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淮南外州地,幕府但歌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连畦锦绣斗婵娟,游戏花间蝶也仙。廿四番风都过了,让他独占艳阳天。
上方楼阁水声中,艳色江花间竹红。禅榻萧条多岁月,断碑零落几春风。
半林夕照喧啼鸟,万顷玻璃漾碧空。愧我只今云路系,何时重与一尊同。
端阳节,风物与常殊。屋角乱红开蜀季,街头新绿买菖蒲。
都挂辟邪符。
庭东一树桃,庭西数竿竹。桃花春既秾,篱笋夏初绿。
爰有幽隐人,对之作迈轴。桃竹向时荣,斯人甘淡薄。
饮露餍晨蔬,采摘不盈掬。可当黄绮芝,霞炊石火熟。
可当夷齐薇,云煨青山斸。鸿飞远冥冥,寥廓无曲局。
莫食田间粱,谁能任拘束。所以君子修,清操常不辱。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馀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