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北新丰道傍两石人传闻昔有二人夜行遇明遂止于此是固无稽之谈然貌伛偻丑陋不类乎墓道所列者谩赋一首

道旁伫立两班班,秋不成衣冬不寒。风雨凋零容貌古,冰霜摇落藓痕乾。

举头何物杨歧泣,极目谁怜蜀道难。未说桑田变沧海,岁同明月照人寰。

  [约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间在世]字子文,(五代诗话作子美。此从唐才子传)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间在世,年约九十岁左右。少孤,苦学。应举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隐云阳山数年。又游岭表,约二十年,始还吴中。与僧虚中、齐己为诗友。时南唐李升镇金陵,旁罗俊逸儒宿。彬应辟,知升欲取杨氏,因献画山水诗云:“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升大喜,授秘书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归,徙居宜春。时年八十余。李璟以旧恩召见,赐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陵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年来不自得,一望几伤心。风转蕙兰色,月移松桂阴。
马随边草远,帆落海云深。明旦各分首,更听梁甫吟。
仲秋金帝起,五日土行昭。瑞表壬寅露,光传甲子宵。
阴风吹大泽,梦日照昌朝。不独华封老,千年喜祝尧。
野思不可收,瞥若孤云生。
船头插芳草,閒踏飞花行。
春江摇夕阳,绿波鳞鳞明。
更欲待潮归,高城闻鼓声。
於皇周公,勤劳王家。
掬舄几几,德音不瑕。
思兼三王,以施四事。
坐以待日,制作大备。
凤楼窈窕凌三袭,翠幌玲珑瞰九衢。
复道中宵留宴衎,弥令上客想踟蹰。

循名曾记御屏留,龙眼城中故宅秋。残局庙堂多水火,苦将遗句忆廉州。

春锁阑干小睡足。粉粉朱朱,巧映斑斑竹。不许鹦哥为眷属。

雕笼自踏连枝木。

斜带远山新似沐。老去秋娘,输与双蛾蹙。宛转啼声防断续。

黄鸲偷却眉心绿。

联辔闲谈诗雅,停杯高咏晁词。山城投宿晚凉时。邂逅青云公子。濯锦江边相忆,鸣条山下分携。秋风摇荡菊花期。*候翩翩归骑。
至宝忽横道,峰峦高复低。
数尖灵壁石,一曲武夷溪。
黛色春浮玉,黄流雨曳泥。
遥知千载下,名与岘山齐。

一度清明了一年,温风袅袅雨班班。几家绣幰寻芳去,何处蹇驴驮醉还。

宿草新坟惊世短,落花流水占春閒。晓莺啼破松窗梦,缺月东南挂屋山。

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

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存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

一春鸠妇不停鸣,远岫云归喜得晴。
水拍秧田钗股细,风吹麦陇浪纹轻。
天应怜我倦行役,山亦多情互送迎。
三十六峰如好客,相逢便觉眼增明。

幽云遮野墅,飞雨过沧溟。杰阁几人倚,晚涛同佛听。

烟蒸海气白,风闪寺灯青。愿逐南飞鹤,高吟入杳冥。

少小共闾闬,抱璞自绮龄。君年十一二,诵读通五经。

靖江知令器,爱拟玉生庭。督学称佳士,高翔振凤翎。

果尔南宫捷,部曹扬芳馨。谁知藜阁暗,天上陨文星。

裹头吟倦夜无聊,斜拥鸳衾蜡渐消。不是秋声也难受,丝丝春雨滴芭蕉。

一庵畴昔共嵚崯,古木垂阻岁月深。
恐是三生房次律,要随藤杖去重寻。
晚风断送归帆急。重城回首天连碧。犹有小楼情。西山如旧青。
故园今渐近。应卜灯花信。一喜一牵萦。平分两处心。
何年清泉眼,几斛涵苍苔。
瓮盎日夜至,长满莫可涯。
天旱不知竭,众流起黄埃。
淘绠乾未定,能使沴气开。
庙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
蚕民咒枣栗,千斤意徘徊。
儿童惯冷暖,预知春秋来。
临之鉴须眉,方鉴无煤炲。
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何当鞭蜃螭,与国驱旱灾。

无寐。无寐。影与月儿相对。阑干十二重重。长立西窗晓钟。钟晓。

钟晓。露湿凤头香小。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