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乙卯除夕,宿顿丘杨葵斋署中,同钱道耕夜话

金堤万柳,傍高城斜抹、一竿烟色。马上行吟人易老,况是颓阳衔壁。

九曲流泉,五军寒翠,寻过都陈迹。新愁还和,夜来残雪同积。

差喜官阁明灯,故人抵掌,取醉留今夕。小篆残碑无觅处,漫说蛟龙筋力。

金虎台荒,铜仙泪尽,能禁苔痕蚀。英雄小技,千秋凭吊犹惜。

(?—1702)浙江平湖人,一作嘉兴人,字覃九,号南渟,又号惰耕村叟。工词,与龚翔麟、朱彝尊等称“浙西六家”。兼善诗、书、画。有《黑蝶斋诗词钞》、《古今体词韵》、《春秋纪异》。
  猜你喜欢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问舍求田苦未成,定逢丘壑眼先明。
极知官事无时了,且作青山任意行。
元亮折腰应自笑,子荆洗耳讵忘情。
不妨同是催科拙,下考他年更类城。
石漏遥空一片天,月岩之号古相传。
孤轮高洁谁为比,老树婆娑亦宛然。
山碍不容千晨见,崖侵常蚀二分偏。
故知伪物谁叨时,终竟天教不十全。
邻翁情郑重,赠我小金钱。
半锸开苍藓,全根带晓烟。
数花浮酒面,三嗅种篱边。
舍北疏梅近,馨香更勉旃。

送美临南浦,回首新亭游。我自嗟系匏,君如远行辀。

蒋陵有高岫,大江日长流。鲤鱼何处来,南从白蘋洲。

故人尺素书,念我情绸缪。还复折疏麻,一寄航门秋。

嘉会难可期,五岭行悠悠。葭菼随风翻,摇落增离忧。

努力事修名,报子双吴钩。

古今何处得留情,腐巤鹓雏岂浪争。世事不醒惟鼾睡,人间可恶最虚名。

朱弦弃我不年绝,白发愁谁一夜生。笑把此身从万古,与公他日细推评。

王子能诗古不如,壮心豪气未应除。百年总付人间世,一腹都容天下书。

白雪关山来騕袅,绿萍池沼秀芙蕖。穷愁已作无闻老,相愧临濠一问渔。

薄暮游山观,天低逼少微。地偏人到少,仙去鹤来稀。

远岫收残雨,深林翳落晖。不缘簪绂绊,容与待忘归。

无多形胜感兴亡,万里秋阴接点苍。石火年华催老大,海天愁思易悲凉。

谈经旧扫阳明席,问字谁登叔重堂。野色江光连鬓影,武乡祠外倚斜阳。

去年南富杨梅熟,曾折青枝露颗垂。今夜长塘灯下醉,独看红颗忆青枝。

妆浅颦深约绮疏,小郎新拜执金吾。
弘中言语分明怨,裀上腰肢誉拟扶。
翠复鸳寒慵半草,红牙马暖罢檽蒱。
地人商略心头事,潜向花间卜此姑。

银河明明影欲泻,微凉飒飒初秋夜。共道天孙会佳期,金盆玉斝陈花下。

东家少妇乞智慧,西家儿郎乞富贵。隔院微闻喧笑声,此时侬亦临阶砌。

阶前再拜谆谆祷,不乞荣华不乞巧。神仙若问意何求,但愿朱颜长久好。

风磴云梯手自扶,飞花如意引归途。
莫教水气醒余醉,宁使儿童厌再沽。
暗香清绝。不比寻常枝上雪。细叠冰绡。多谢天公快翦刀。
仙姿楚楚。轻曳霓裳来帝所。淡拂宫妆。瑞脑重铺片片香。

病息如丝怅白云,故人相见各殷勤。乞骸本是安臣拙,当道何心雍上闻。

行路笑啼秦越似,他乡进退死生分。踟蹰日久浑无计,舆疾仓皇趁晚曛。

好句吟难罢。黯然魂欲化,问何时许结、香奁社。驰想梦成劳,敢告吾庐者,恰筑云岩罅。

竹石秀而野,中有琴书潇洒。春水如醅,春山如画。

待牡丹开也。当给个、归宁假。能否画船来,尊酒花间把。

消清话、看取分题,剩向风、甘拜下。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飞絮眼,凭阑袖。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无个事,沈烟一缕腾金兽。
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暖色晴光处处迷,画桥杨柳路东西。千村红乱桃花雨,一夜香生燕子泥。

莺舌语双谐作瑟,草根枯半踏成蹊。最难留得芳时在,怪杀枝头杜宇啼。

森森芳桂树,团团削青玉。春花飞涧户,秋实坠岩曲。

霜条封翠紫,风叶摇香绿。下有幽栖人,结芳避世俗。

学仙读丹经,好道探药箓。植根满群峰,不使樵夫触。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