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山长沈公家园扁豆

学圃关心十亩閒,豆苗九月未凋残。西风满架花开密,白露中宵堕叶寒。

老母閒居曾手植,先生晚食好加餐。秋菘春韭山家味,多愧投身在玉盘。

(1744—1794)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猜你喜欢
蜀郡灵槎转,丰城宝剑新。将军临北塞,天子入西秦。
未作三台辅,宁为五老臣。今宵颍川曲,谁识聚贤人。
春到雨初晴,正是小楼时节。柳眼向人微笑,傍阑于堪折。
暮山浓淡锁烟霏,梅杏半明灭。玉斝莫辞沈醉,待归时斜月。
前年上将定妖氛,曾筑岩城驻大军。近日关防虽弛柝,
旧时栏槛尚侵云。蛮兵绩盛人皆伏,坐石名高世共闻。
唯恐乱来良吏少,不知谁解叙功勋。

书莫读,诗莫吟。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

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

君瘦君老且勿论,傍人听之亦烦恼。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

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

纱衣罗扇一时裁,两两三三作伴来。正是吴中好风景,范家园里杏花开。

岧峣三顾山,飞流下澄澈。灵秀之所萃,爰昔钟贤哲。

正学明纲常,直气遏邪孽。至今昔闾士,堂堂仰清节。

书台郁崷崒,遗风耿未灭。比屋俨缝掖,群居蹈高洁。

之子抱贞素,曾何污缁涅。奕奕峙堂搆,翛翛荫林樾。

岂乏谷粟储,群书富罗列。同志五六辈,时来共怡悦。

研覃溯周孔,辨析穷毫发。至道日有得,中怀炳昭㫼。

明善固所资,诚身理逾切。愿惇辅仁训,庶不忝先烈。

共说火攻为上策,秘方谁复似君能。石飞陡使晴鸣雹,机转真疑夏造冰。

鲁国云梯犹自拙,楚中燧象未须惊。么么倭鬼那堪算,破虏横行记昔曾。

昨日枝头红,鲜鲜染人指。今朝寻不见,已在污泥底。

我公得入如来室,心镜常明不用磨。好倚悬崖结趺座,任从来者问云何。

修仙急。超然一志非常客。非常客。值魔遭难,荡关冲隔。精微妙处心头测。转增开悟难迷溺。难迷溺。鹑居*食,念忘情息。

日斜閒步屧,郭外偶经过。废冢无翁仲,空山遍女萝。

牛羊看卧起,樵牧听讴歌。故址模糊甚,神伤吊古何。

雪后回仙棹,空堂别思盈。
一尊留夜色,片语进寒更。
茗熟松风细,梅香露气清。
明朝江上月,去住总含情。

春来漂泊心情减,老去艰危气力微。芳草际天愁思远,干戈满地故人稀。

怀金跃马时何有,问舍求田事已违。粝食敝衣聊自足,白头甘息汉阴机。

大野荒寒起夕阴,残蝉幽咽乱清砧。虚庭宿露苍苔滑,远道秋风黄叶深。

烽火未收三月信,田园空负百年心。多情好是西城月,时向愁边照苦吟。

一官何幸得同时,十载无媒独见遗。
今日不论腰下组,请君看取鬓边丝。

沙苑菽尽雪霜多,忍冻饥鸣奈尔何!休向城中啄遗粒,冷官门外日张罗。

宫样梳儿金缕犀,钗梁水玉刻蛟螭。眉间要点双心事,不管萧郎只画眉。

桃花水暖溅红裙,山似春波浪似云。记得年年寒食雨,画船来上薛涛坟。

曾将鸿笔冠群英,自是峨眉第一人。执志只期东海死,伤心老作北朝臣。

叔孙入汉仪方制,箕子归周范已陈。□□□□□□□,正须自爱不赀身。

登山汗如濯,清风来迎人。疏雨度前岭,俯见林人新。

蹇连松径滑,荦确山屐磷。忽然淩绝顶,下视无一尘。

震泽浮云端,宿雾浥高旻。嗟哉落尘网,常与俗为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