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李泌建宁王挽辞

出延秋兮涉渭波,尘冥冥兮日不华。我马西兮又以北,霾朱轮兮血出漉。

天命在兮二京复,二京复兮嘻乎吾不见。父生我而死之兮又何怨,万乘安兮心所善。

灵之馁兮翔彭原,望周京兮蔽以山。奉君往兮独后还,悼昔轨兮过城陌。

候铜龙兮安可得,郁苍苍兮建陵柏。

(1744—1794)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猜你喜欢
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
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剃发多缘不代耕,好闻人死恶人生。
祇园说法无高下,尔辈何劳尚世情。
春欲尽,景仍长,满园花正黄。粉翅两悠飏,翩翩过短墙¤
鲜飙暖,牵游伴,飞去立残芳。无语对萧娘,舞衫沉麝香。

沸天歌吹古芜城,淮海波涛自不平。手指秋云向君说,可怜薄不似人情!

斜月阴阴下曲廊,燕眠蝠掠共虚堂。床头听剑铮成响,廉底看星作有芒。

绿酒无缘消块垒,青山何处葬文章?待和烛跋些须语,又恐添渠泪一行。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水击风抟山外山,前期语尽一杯间。五更噩梦飞金镜,千叠愁心锁玉关。

人以苍蝇污白璧,天将市虎试朱颜。衣朱曳绮留都女,羞杀当年翟茀班。

客中送客复何言,门外骊歌酒一尊。芒屩故应寻帝子,藜床岂必恋公孙!

只愁白社高风散,况看沧州落日昏。吴越交游如见问,鸡声竟夜舞刘琨。

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
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春草气蒸行李,朝花露滴征衣。怅望平原雨湿,欲寻旧路云迷。

楚山青,楚江永,幽弦出水寒波动。青丝短,别恨长,碧潭浸月照微茫。

声清切,惊落叶,夜半啼猿愁不歇。听悠悠,湘水流,苍梧缥缈黛云秋。

猿声急,丝声咽,吹入《竹枝》转凄绝。竹烟浮,泪未收,寥天清怨泣渔舟。

乱石田中寄孤本,亭亭不住凌虚引。
欲以袈裟拂著来,一边碧玉无轻粉。

瀛洲一块水镜开,别是蓬壶圻泐来。东鞭西弭悬日月,青天白昼吼风雷。

齐谐吊诡志不得,或汩或没水长齧。如狮如象如虬形,倏忽鬼神潜出入。

自从娲氏百炼成,派分龙门禹穴名。秋深岁月蛟龙长,茫茫海岛四无垠。

最恨祖龙蓦着鞭,永弃江岸几千年。鲛人婺妇浑不管,蒸云吐雾带花眠。

说恁牢骚松溪子,顾我谑浪情不已。留此瀛洲作话传,一咏一觞振如此。

迩后杂遝罕逢迎,长松落日枕孤城。明月在天还自照,野花流水逐春生。

至今说与浪游人,浮云苍狗君勿论。但使长江片石在,兹君伴奂老乾坤。

千岭朝阴岳,三城控大同。云形随列嶂,山响应雕弓。

马踏黄河雪,鹰呼白草风。飞狐那用塞,天险古来通。

短羽新来别海阳,真珠高卷语雕梁。
佳人未必全听尔,正把金针绣凤凰。

客思茫茫未有涯,又携春梦上征车。荒原落日生磷火,平野西风起白沙。

吹入诗情如中酒,投来旅店似归家。沿城一带寒林影,暝色苍苍集乱鸦。

平时仰止在高山,要以亭名乐内颜。颠倒一生浑是梦,寻思百计不如闲。

心斋肯与尘污染,陋巷宁容俗往还。坚守箪瓢心不改,恐流乞祭向墦间。

愁绝萧郎音信稀。梦中归。画帘风动六铢衣。篆烟微。

小园闲却秋千索。桐花落。最怜白昼燕双飞。怨春晖。

为觅浮山竹叶符,青鞋布袜入仙都。朗吟足当灵符术,何事真形五岳图。

春来搜索句还成,把酒行吟半日酲。为是东风吹我醒,海棠花外听流莺。

飘然投绂卧云林,一片平生铁石心。
不是遗文能动我,谁令吊古便沾襟。
身同逝水几寒暑,名在空山无古今。
仰止高风琴床下,还教三叹薄朝簪。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