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天

鸢飞鱼跃,凫短鹤长。
各适其适,孰尤彼苍。
奈何人异於万物,身备乎五常。
学关乎经济,志效乎忠良。
乃使蜗蚓同槁乎土壤,鸿雁俱逐乎稻梁。
精神所著,梦游八荒。
浴银河翻月之浪,熏旃檀带露之香。
戴芙蓉九华之冠,披云锦五色之裳。
骑祥麟兮翳采凤,攀若木兮拂扶桑,
直造乎玉皇香案之傍。白虎守关御剑芒,
荧惑执法齿发张。皋夔丘旦列雁行,
肃然鸣佩谐宫商。关张卫霍立两厢,
相向盾甲明如霜。千官拜起低复昂,
星辉霞彩难为祥。一人殿中立宣扬,
令臣奏事无恐惶。臣愚幸睹天日光,
原拜短疏裨毫芒。读罢帝亲把袖藏,
曰汝所奏见未尝。政如药性如温良,
一一可以瘳民疮。又如百炼昆钢,
用之国可无妖祥。惜哉无遇徒心伤,
亟宜归世朝君王。君王神圣今禹汤,
勤求贤隽食不遑。扶天大象亲提纲,
充庭至宝皆琳琅。尚怜空谷遗幽芳,
蒲轮鹤诏纷相望。赐汝紫绶黄金章,
衮衣赤舄坐庙堂。燮调万化跻时康,
凌轹周汉超虞唐。赐汝斧钺羽林钥,
专征不义诛暴强。火铃霹雳仵金刚,
摄伏百怪回澜狂。载命玉女斟,
赐汝天醖九霞浆,一饮尽蜕藜藿肠。
令汝身贵家亦昌,不论中国蛮与羌,
虫鱼草木皆春阳。天子万寿永无疆,
汝乘白云来帝乡,二十八宿参翱翔。
臣辞草茅不敢当,逊于稷契暨殳{左爿右斤}。
毛吾竹,名未详。陈世崇曾录其诗,当为其前辈友,事见《随隐漫录》卷四。
  猜你喜欢
松倚苍崖老,兰临碧洞衰。不劳邻舍笛,吹起旧时悲。
玉莲翠叶粲成川,十里湖光碧浸天。
桂楫压波横断浦,钩帘丝管接薰弦。

柳花风急赛清明。小儿擎。走倾城。一纸身躯、便欲上天行。

千丈游丝收不住,才跌地,倏无声。凭谁牵弄再飞鸣。

御风轻。几人惊。江南二月听呼鹰。赵瑟秦筝天外响,弹不尽、海东青。

数椽深壑架茅茨,乱木霾云出谷迟。忽听后岩飞瀑急,四山风雨已多时。

仕为饥寒迫,归怜兴味长。卜居从诡谲,勿药幸康强。

邻拟千钱买,书开万卷藏。残年文字癖,更欲竞流光。

路转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径自崎岖。
四邻酒熟人常笑,万木秋深叶不枯。
空翠入窗浓欲滴,夜凉扶月静尤孤。
有时虽是风翻屋,赖我元无屋上乌。
昨夜讌南堂,华灯烛九光。
削青争落笔,举白斗飞觞。
祇觉辉裴玉,宁思梦谢塘。
解烦多蜜勺,藉俎半兰芳。
促席风弦怨,开帘月露凉。
酡颜君莫诉,西北转银潢。
泊舟风又起,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阕,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赢亦好吟。
应龙未遇风云起,仰活泥沙数尺水。
彼能坐致千里泽,可怜一掬何难致。
时哉未遇可奈何,一掬虽微安敢易。
谁能寄语潭中鱼,相聚须臾莫相忌。

丹诏相催赋远行,报公何必较途程。遨游吴楚心田壮,历览江淮眼界清。

雪拥名城迎化笔,云封钟阜待诗盟。伫看台阁生风后,南北衣冠说姓名。

秋来水国萧疏甚,开瘦芙蓉,白遍芦丛。蟹火明边一穗红。

摇摇几点娇无那,雁语才终。鸥梦方浓,欲采先愁路不通。

一岩冷落高宗雨,满洞清凉吉甫风。

行迹年来到处希,独於岩壑有深期。
鹅溪道士能相属,请和空山木落诗。
春风吹桃花,游子未还家。
洞口桃花片,多人未曾见。

□□□□□□□,纷纷红紫簇虚檐。山光不肯饶春色,故向花间出数尖。

小园曾伴桃花落。丝丝还带春烟薄。轻絮不禁风。任它西复东。

此时重折遍。依旧楼头见。何处认离亭。黄鹂三两声。

文书汗牛马,栋宇切照回。
剸玉君曾试,吹竽我亦来。
鉴精真有赖,诗妙不容陪。
只忆归山去,霜畦斸芋魁。
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绵。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
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昼,洒泪何言。

昔人醉捉江月去,此地安得云松巢。落日九江安梦想,清风五老入神交。

有时云气生窗几,长听松声下树梢。却是传家有仙骨,越山多处结衡茅。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