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

我陟岱宗三万丈,倒瞷扶桑起泱漭。手摘片云归江乐,梦中缥缈碧霞上。

碧霞峰正青,忽然接黄海。石公贻我图,恍惚不可解。

绝巘阴森四壁寒,云峦窅冥惊漫漫。玉屏五老争拱立,海门九龙纷乘骖。

骤疑仙峤合,转讶真宰通。卧游当岳表,乃在天都峰。

天都之奇奇莫纪,我公收拾奚囊里。掷将幻笔落人间,遂使轩辕曾不死。

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公写黄山云,云染瞿硎衣。

白云满眼无时尽,云根冉冉归灵境。何时公向岱颠游,看余已发黄山兴。

梅清 (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
  猜你喜欢

心如明镜台,此言出浮屠。后来发精义,并谓此台无。

此台已是赘,何况形而器。圆释谓超然,点头会意思。

多谢城山翁,一语迎禅锋。顾我尘俗人,与物方溶溶。

伐木相将入远山,共听幽鸟语关关。殷勤若解当时意,此日那容不尽欢。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鸣鸠声里晚霏霏,乱逐飞花点袷衣。林气微寒云气湿,满兜春雨塔山归。

老病无堪合退休,伊川久巳得菟裘。如今又上长安道,好被青山笑白头。

韶华荡漾三月天,绿杨枝上嘘晴烟。田家望雨心正渴,鸣鸠数声风飒然。

墨云低覆塍头树,好雨弥空下如注。润物潜看霢霂流,及时溥谢甘霖布。

宿麦芃芃穗渐黄,新荷簌簌初抽秧。总为朝来一犁足,坐令终岁成丰穰。

丰穰有兆欢声作,击壤长歌物咸若。四海均沾造化功,题诗为纪田家乐。

有士卧蓬蒿,悽怆恒鲜欢。饥乌噪檐侧,哀猿号树端。

玄云被旭日,下土流光寒。昨夜严霜飞,林中木叶乾。

凋彼萧与藿,曷以供朝餐。苟无邓通钱,莫弹贡禹冠。

锻羽如栖鸡,努力空伐檀。一经令人老,竖儒安足叹。

许侯作画如作字,点缀清妍极风致。此图偶为张君写,雪茧参差出空翠。

张君于我同乡人,每对画山情更亲。就中大似爵誉景,遥见武姥青嶙峋。

我欲披云扪绝顶,手招陶皮漱丹井。千年石室望来深,六月松风坐中冷。

山原草荒行者稀,伊谁读书方掩扉。如此林阴两茅屋,安得与子长相依。

禾溪向东石桥路,犹忆往年携酒处。春风几落杜鹃花,归梦微茫隔烟雾。

许侯今在太行西,君亦南还寻故栖。卷图相送一肠断,烟柳满河莺乱啼。

烽火移家各一方,他乡翻觉胜家乡。昔年奔走同辛苦,此日亲朋半死亡。

孰肯预为身后计,那堪回忆少年场。繁华历尽风情减,况复苍苍两鬓霜。

扁舟去平乐,还顾极川梁。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

洛桥分曲渚,官寺隐回塘。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伤。

况复千馀里,悲心未遽央。

搆得轩居一径幽,青萝白石倚高秋。松床月转白声远,丝蔓风回树影稠。

屈子有时纫佩带,孙郎曾此漱琳球。时清不献和亲计,诗酒从容兴最优。

闲倚天台看曙霞,自然龙汉度无涯。暂来演道明光殿,归去乘跷太上家。

帝简赐歌旌火枣,世人何处访桃花。到山若赴昆崙会,还控青鸾白凤车。

一揩泪眼望长安,兀兀无言恨万端。词客哀时怨迟暮,高皇创业本艰难。

宵深月黑关门迥,陇上秋高辇路寒。欲挽六龙迥玉辂,山河碧血那曾乾。

万方厌秦德,战伐何纷纷。四皓同无为,丘中卧白云。
自汉成帝业,一来翼储君。知几道可尚,隐括成元勋。

走马回塘细草齐,有情常自逐春蹄。且教天上看成雪,敢恨人间踏作泥。

红板几条村径杳,青烟一片酒旗低。纷纷蜂蝶还无数,翠阁朱楼路已迷。

江沉沉兮雨凄凄,洲渚没兮玄云低,伤别心兮闻鼓鼙。

花边絮梦,柳外徵愁,又飘零寒食。层楼在否?空记有、小燕归来相识。

旧时月冷,恐湘竹、都含凄碧。自夜窗、开瘦梅枝,断了玉人消息。

孤云闲寄天涯,问落拓征衫,归计何日。烟芜径晚,算此恨、杜宇那曾知得。

阑干重倚,忍回看、隔江山色。听壁间、宝铗宵鸣,付与醉歌狂掷。

幽人逢野客,相约过云庄。
去路稻梁熟,入山松柏香。
试霜寒尚薄,落叶夜初长。
对坐煨茅栗,瓶中取酒尝。

岳僧行傍水云间,七十青峰夹绿湾。好梦正悬三峡涧,赏心先得二禺山。

轩辕竹外低帆影,萧寺碑前拂藓斑。更为榴花寻五色,断崖攀尽不知还。

一样清辉,许多寒气。玻璃澄澈冰轮里。近人流欲湿侬衣,万分爱惜眠还未。

光动帘珠,影横窗绮。空阶泼冷浑如水。果然暗地约姮娥,夜寒偏耐雕阑倚。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