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1305) 字隆吉,湘州(在今湖北)人,迁镇江(今属江苏)。咸淳四年(1268)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入师幕。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时往来茅山中。《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千龄应运叶天人,四海方欣政日新。忽见九门陈羽卫,犹疑五载欲时巡。
觚棱月暗九金凤,辇道霜清卧石麟。白首旧臣瞻画翣,秋风泪洒属车尘。
龙绡一幄,有灵芸针线,刺凤描鸾。秋水漾波澜。正洞庭归客,憔悴思还。
牧羊龙女,恰相逢、雨鬓风鬟。看多少、沙明水碧,一天愁绪漫漫。
却又早来橘浦,见儿家、绡宫璇阙生寒。贵主下云端。
更箱开青玉,珀映红盘。海天良夜,论恩情、可似人间。
绣到此、料应长叹,眉峰斜蹙湘山。
雀缘底事儿童戏,蛙为何人口舌争。待割金明一寻碧,恨无霜剪快如并。
缁衣终日诵慈悲,蝼蚁伤生亦皱眉。一镬高悬万人命,贪嗔当畏老天知。
钦廉西望路悠悠,海角亭中足胜游。圣化只今无远迩,岭南风土是中州。
在昔有志士,隐居嵩高峰。行义矩四海,矫若人中龙。
天子念治具,诏书访孤踪。既来亦竟往,去就何从容!
架岩结茅堂,虚砌蘼芜封。身虽草土,间道为世所宗。
攀磴采石华,引手接云松。朗揖谢污渎,长啸紫烟重。
不能谐圣君,岂徒愧万钟?安得起斯人?千载已相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