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1305) 字隆吉,湘州(在今湖北)人,迁镇江(今属江苏)。咸淳四年(1268)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入师幕。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时往来茅山中。《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踏尽红尘挹翠峦,江湖清梦入雕鞍。濛濛薄雾浑疑雨,恻恻疏风不是寒。
野菊频催花事早,老枫初试叶声乾。恰知病骨宜清景,恨不浮家学钓竿。
松风谡谡步虚声,杖策高寻卫叔卿。星近祠坛光欲堕,月临仙掌夜偏明。
扶桑万里祠鸡曙,箭括三更石马鸣。谁信扬雄擅词赋,不将彩笔记层城。
净地尘中画一区,径沿花木未嫌纡。嬉酣春事人咸集,斟酌烟光鸟亦俱。
墨海醉摹齐榜旧,梯桄愁望相轮孤。愧从高会江黄后,也执鞭弭共步趋。
谁借龙宫五百年,瑰奇雄压海东偏。巨鳌犹拥神山立,彩蜃长浮佛国鲜。
照水珠光双塔月,隔江鼎食万家烟。一杯此日随仙侣,疑泛波心太乙莲。
野处兄兼弟,遥寻到草堂。菜羹存土性,镫气见春光。
小隐时名去,深贫世务忘。流连因手足,不独在壶觞。
却逢佳节又正元,月皎风清夜色浑。往事不堪从古说,孤怀真可对春论。
千场闹鼓谁今夕,一路悬灯羡此村。独有闭门多病叟,遥从羁旅醉清言。
声临渭水清,影拂湘潭碧。瑶瑟曲未绝,商飙坐来夕。
夜来云雨散长空,月在森罗万象中。万象灵光无内外,当明一句若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