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空嗤守钱虏,我亦无钱买田亩。未容残月喘吴牛,空对杏花耕宿雨。
昨宵夜诵偶连明,今日晨炊忽停午。长腰闻有尺素书,腹饱先悬待椎鼓。
浣花老人殊可怜,忍饥更索饥肠语。故人禄米肯长供,司业酒钱时亦与。
平生无句可惊人,未审何由坐斯苦。几时去作多田君,满田䆉稏多黄云。
长年饱饭作谷伯,且免劳人勤指囷。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石桥吾祖昔留诗,句有天寒树著衣。山下老僧能叹咏,诸孙三岁与光辉。
火齐珠悬照夜光,粉墙碧瓦第相望。白桑板记公卿姓,紫逻途联左右坊。
楚庄入陈,为灵讨贼。戎首孔仪,云胡弗殛。子蛮之妹,尤物善惑。
施于通衢,孽妖斯息。留贻巫臣,窃逃异域。竟通勾吴,奔命日逼。
越及昭王,遂大丧国。鼢冒若敖,几馁弗食。哀哉祸水,流殃靡极。
谁谓妇柔,纠如徽纆。察若日星,可使昏黑。蛊厥心志,剪厥羽翼。
溺堕深渊,拯之罔得。我思成汤,弗迩声色。
望秋月。秋月光如练。殿曜三爵台。徘徊九华殿。九华玳瑁梁。华榱与璧珰。
以兹雕丽色。持殿明月光。凝华入黼帐。清辉悬洞房。
先过飞燕户。却殿班姬床。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上林晚叶飒飒鸣。雁门早鸿离离度。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
殿愁轩之蓬影。映金阶之轻步。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且慕。
经衰圃。映寒丛。凝清夜。带秋风。随庭雪以偕素。与池荷而共红。
临玉墀之皎皎。含霜霭之濛濛。?天衢而徙度。轹长汉而飞空。
隐岩崖而半出。隔帷幌而才通。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珑。
閒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昭君思汉宫。
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
濠湖幽处水南涯,竹映藤披似浣花。地主软炊菰米饭,山僧清供乳泉茶。
书毡意煖回春律,铜钵歌长及曙鸦。文会遥怜嗟未与,好风吾亦办轻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