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句:锈服霍嫖姚

锈服霍嫖姚。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你喜欢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一勺清甘寄悟真,觉城东路更相邻。台倾劫火无遗烬,地转奔风有伏轮。

但遣篮舆从太守,深知幕府尽诗人。登临莫忘千秋意,不必山阴记暮春。

衰年万事懒,此志有谁知。偶尔出何意,泛然归不迟。

休为鵩鸟赋,幸及荔枝时。水石日在眼,旌旃非所思。

携琴傍松径,置酒俯莲池。粲粲水花净,萧萧风叶披。

忘言聊隐几,得趣剩围棋。天地惨将暮,风云徒尔为。

物华去苒苒,草色自离离。密勿猿鹤侣,迢遥丘壑姿。

亲朋有情话,图书皆吾师。扫室仅容膝,说诗真解颐。

多惭鹓鹭羽,且咏鹡鸰诗。逸少誓独苦,孔君休乃宜。

平生沧海约,岁晚鹿门期。喜近清秋节,那为宋玉悲。

在昔贤君子,存心每欲仁。求端从有术,及物岂无因。

恻隐来何自,虚明觉处真。扩充从此念,福泽遍斯民。

入井仓皇际,牵牛觳觫辰。向来看楚越,今日备吾身。

来何匆促去何迟,来去何心莫漫疑。不为高堂双雪鬓,岁寒宁受北风欺。

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

暂见花间滴泪频,断肠滋味一番新。匆匆风影惊分处,尚自回头嘱付人。

诗翁学力有长城,笑语丛中漫鼓行。出水芙蓉宁受污,铅华洗尽见真情。

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
鬓边旧白增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向来行乐城东路,青草池塘乱活东。

将军一去泣空营,槐柳萧疏绕郡城。

试上高楼望春色,落花流水叹浮生。

旧谷催新谷,今秋似去秋。年衰犹健饭,官达也穷愁。

树鸟依依宿,檐萤细细流。个中诗句在,倚杖得冥搜。

尽日掩柴门,何人得见君。
只因喧寂异,似有圣凡分。
漠近夜疑雨,山深晴亦云。
传闻九霄翮,落羽正纷纷。
翠葆摇新竹。正榴花、枝头叶底,斗红争绿。谁在纱窗停针线,闲理竹西旧曲。又还是、兰汤新浴。手弄合欢双彩索,笑偎人、福寿低相祝。金凤亸,艾花矗。
龙舟噀水飞相逐。记当年、怀沙旧恨,至今遗俗。雨过平芜浮天阔,画鹢凌波尽簇。沸十里、笙歌声续。好是蟾钩随归棹,任欢呼、船重成颓玉。犹未忍,罩银烛。

十亩荷香水榭幽。当年载酒此从游。浩歌归去楚天秋。

飘泊残英离旧树,伶俜支影恋清流。蒿蓬身世古今愁。

乡梦难成付酒杯,谁家长笛耳边催。愁人不听伤心曲,说与邻家莫送来。

才地渊友笔力恢,三年粉社幸游陪。
八吟丽赋凭高得,三咏雕触选胜开。
玉苑早容收朴樕,兰池尝许试虺{虺虫换贵}。
海棠风里甘棠政,祇恐星趋节召回。

万法由□只此心,莫随章句自浮沉。才云著力境犹隔,直是忘言悟巳深。

造化元从复处转,端倪须向静中寻。堪怜夜气几希甚,斤斧重重恐未禁。

它年跃马相逢处,记得先生旧姓名。

冰壶清对玉衡秋,台府同时尽胜流。
南国恩波如海阔,西江和气接天浮。
山川真借两贤重,翰墨仍为八境留。
是说九重思魏笏,书帷更欲学君畴。
及到怡情处,暂忘登陟劳。青山看不厌,明月坐来高。
犬为孤村吠,猿因冷木号。微吟还独酌,多兴忆同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