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甲寅中秋和刘舍人赏月)

同此三秋端正月,地高先得光辉。分明身世玉琉璃。不妨人未老,长与月相期。
我有芳尊供玩事,从渠魏鹊无枝。直须饮到五更时。大家眠玉界,莫羡宴瑶池。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住庵老子不复见,传法阿师追不回。饮水能知大愚意,一拳真是打爷来。

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
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
自君间芳屣,青阳四五遒。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
相思无明晦,长叹累冬秋。离居分迟暮,驾高何淹留。
朱雀航南绕香陌,谢郎东墅连春碧。鸠眠高柳日方融,
绮榭飘飖紫庭客。文楸方罫花参差,心阵未成星满池。
四座无喧梧竹静,金蝉玉柄俱持颐。对局含情见千里,
都城已得长蛇尾。江南王气系疏襟,未许苻坚过淮水。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

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

落得一场谈笑。

柳线吹碧瓦。记才倾别酒,泪同铅洒。低拍萧娘,等吴枫红了,再来帘下。

讵料而今,折挫煞、游梁司马。孤负伊家,蟢上琼簪,麝湮绡衩。

况是关河旅夜。数长短更声,甚时方罢。斜压红裯,曾化为蝴蝶,此欢无价。

恰又平明,好梦与、釭花都谢。拟倩锦笺论恨,恹恹难写。

穷乡洗眼挹清扬,凛若重登月旦堂。
骥子凤雏端不苟,吏能儒业况兼长。
简孚首解秋荼密,襞积仍熏古锦香。
我亦床头一经在,自公正欲共平章。

白发逢盛世,昕夕凤翔翱。青山读旧书,灯火双目蒿。

间从淡泊馀,世与鸿蒙遭。此意自有得,此心不知劳。

不为溟渤鲲,不作井里螬。孤亭抚万竹,无愧五柳陶。

试询紫罗裳,曷若粗布袍?暖翠滴衣袂,朱颜如春桃。

清风飒相遇,须鬓何萧骚!阿咸老京国,俯仰随官曹。

富贵多危机,平地生波涛。回头眄兹亭,孰谓云台高?

吾观孔父鼎,知有名世哲。
英英大谏公,克世嗣前烈。
翱翔金銮坡,白首贯忠节。
後昆有斯人,谱系愈卓绝。

山绕春城水绕溪,暖烟如抹树如迷。虚疑古塔凌空小,最爱长松出涧齐。

晴色扑帘知日近,轻阴过槛觉云低。老僧方丈清如许,不见危梁落燕泥。

自君之出矣。
罗帐咽秋风。
思君如蔓草。
连延不可穷。
清阴一架,颗颗蒲萄醉花碧。
山径曾陪九日游,数枝还为一尊留。
买从远市聊供节,栽向名园合擅秋。
渐老有人怜客瘦,乍寒无客替蜂愁。
多情不用防吹帽,短发犹禁插满头。
书札精奇已换鹅,仍闻依旧卧烟萝。
诗成万首犹嫌少,酒饮千钟不怕多。
乡寺夜开云梦月,石房寒锁洞庭波。
知师收拾南归去,为忆渔人唱楚歌。

长安游冶兼佳丽,春日春风盛鸣曳。白雀争燃莲刹镫,青蛾竞访梳台髻。

正阳门外闹元宵,金犊花骢意气骄。十里香尘迷锦幛,三更烟火走虹桥。

繁华更属琉璃厂,五色云中黄赤壤。装得龙楼帝子居,烧成鸳瓦冬官掌。

人工天巧让皇都,赛月光侔不夜珠。琥珀枕由脂作骨,琉璃钟是玉为肤。

陶中变化多奇异,娱人能惬儿童意。觱篥吹来关塞声,葫芦现出鱼龙戏。

官署前头作广场,鼎彝书画布成行。子卿善相君平卜,列肆垂帘一一忙。

踏歌连臂无休歇,为趁兰镫并华月。玉漏频移纵胜游,金吾不禁因佳节。

僦居两载厂门东,年去年来叹转蓬。君不见彩胜银幡仍似昨,春寒又起落梅风。

曾记吹箫学凤鸣,碧云深处度秋声。谁携一片潇湘影,写作江南万里情。

冒暑行游涧水西,篝灯危坐类迦黎。从今了得超凡诀,圣学工夫在日跻。

入圣超凡不易了,一毫未透隔千山。年□奔走旋多病,此日东垣学闭关。

唧唧复何意,一声声入心。始知为客久,况乃值秋深。

幽独同时寂,灯光此际沉。长门霜落后,送尔尽情吟。

小园日日狂风雨。几阵桃花红去。惟有绿窗朱户。春色常如许。
歌声屡唤飞云驻。销得行人且住。倒尽玉壶春露。醉到无愁处。

冠盖云从共卧辕,西风此日粤江边。数声雁唳知更序,一曲骊歌赠别筵。

棠满茶阳恩独渥,碑留印首绩长镌。明朝便陟鄞川路,衰草思君倍黯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