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福山长老

时世重因循,师何独苦辛。洁斋徒众散,刚直里闾嗔。

游艺能济物,旧交多雅人。云山虽好住,住久转劳神。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向日磨金镞,当风著锦衣。上城邀贼语,走马截雕飞。
周子篘中早得春,唤人同渡一溪云。
贪看雨歇前峰变,不觉斟时已十分。
泳飞堂前橘柚香,田田荷叶浮波光。
主人揽辔度闽峤,驱驰端为苍生忙。
天生人才不虚出,必使事与才相当。
尔才绰绰有余力,岂容袖手窥其旁。
平生正坐严冷相,不解妩媚相颉颃。
前时固亦与国论,莫肯默默安周行。
老子九百何自苦,艰难险阻须甘尝。
玉溪饥民昔啸聚,至烦禁旅来张皇。
绣衣弹压甫三日,猩鬼屏迹消丛篁。
露布一语不自伐,犹有忘者羞回韁。
今年玉节莲峰下,约束海若无惊艎。
剽闻属郡微有警,往往盐子多陆梁。
此辈未易以柔服,必至腥血膏锋铓。
由来受病非一证,莫将已效夸良方。
规模贵阔谋贵密,当以虚心来众长。
局面布置要合节,自有勇士争激昂。
堂堂元老熟戎事,幸甚赤舄归故乡。
岂无惕然桑梓念,囊底余智应恢张。
同心相济一堂上,谁兵谁将谁千粮。
不然笺天启坛钺,老熊当道驱群狼。
甲兵钱谷亦分内,事机捷出真难量。
岂予所至辄多事,老天驱入功名场。
橘柚黄时听好语,绿绨四辈催归装。
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楼。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残霞似相贷,一缕媚汀洲。

严风洗雾出芙蓉,含冷流哀越几重。拄杖曙云惊鸟㝛,古碑秋雨读苔封。

交流急㵎鸣千步,极北凭江更一峰。谁识风涛邻咫尺,不妨幽壑自从容。

黄菊娟娟媚晚秋,等閒野店亦藏幽。国香何恨成沦落,秋月春风不解愁。

有客回车肯再过,天寒冰雪满关河。
家贫草具惟鸡黍,地僻柴门但雀罗。
人固刚肠穷已甚,天无老眼命如何。
男儿自许功名事,相对肯悲弹剑歌。
岁华如转辇,叹世路忙忙,何日知足。锥刀竞蛮触。这浮名浮利,少荣多辱。谁能寡欲。解恬淡、天之美禄。把尘缘一旦纷飞,回首退藏岩谷。清福。松间步月,石上眠云,性如麋鹿。高歌一曲。闲吟罢,布棋局。听猿啼鹤唳,水绿山青,篱外风敲瘦玉。这真欢,夸古腾今,几人继续。

九日五云开,东南佳气来。扳龙人别墓,览胜客登台。

未论寻幽兴,先看作赋才。片云生足下,风雨为谁催。

閒携雪瀑煮春茶,多病无钱送酒家。怪底今朝来好客,青灯开彻夜来花。

骊驹一曲唱江东,枫叶飘零日暮红。数卷残书飘旧馆,一肩行李付渔童。

木兰帆重江天雨,车辙尘飞太岱风。北阙仰观诚壮丽,定知此去步蟾宫。

周纲陵夷九鼎轻,玉帛交错朝蛮荆。熊虔北睨志未已,积材垒土搀青冥。

姬姜丽质郑卫音,台中燕乐森如林。汾沮远略肘腋变,乾溪一散愁人心。

荒山饥走归无所,睡酣又失涓人股。棘闱深闭魂魄飞,申亥负尸埋浅土。

章华台上空子规,啼杀游魂终不归。

女萝薜荔漫裁衣,煮石休粮计亦非。三窃仙桃不科罪,瑶池能念岁星饥。

始看东上又西浮,圆缺何曾得自由。照物不能长似镜,
当天多是曲如钩。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
直使奔波急于箭,只应白尽世间头。

将军勇锐富才略,东方大盗不足平。此日秋风洒金甲,送君北上燕河营。

燕河逼临古塞外,犯边轻我无备兵。古人重守不重战,此行须尔为长城。

五年政教敷淡疆,黎庶讴歌庆永康。况际春秋宜晋爵,定应朝夕更称觞。

孝经曾授童蒙执,书院重兴士气扬。孔迩怀恩民久诵,家家焚祝寿如冈。

贪路贪名须早发,枕前无计暂裴回。才闻鸡唱呼童起,
已有铃声过驿来。衣湿乍惊沾雾露,马行仍未见尘埃。
朝朝陌上侵星去,待得酬身了便回。

虬龙鳞甲倚天游,风捲涛声满小楼。入耳隐君怜雅韵,壮怀枚叔讶清秋。

巢云野鹤惊残梦,吸露鸣蝉不自由。可是伯牙千古调,官商閒弄草堂幽。

郭范寥寥数百年,地仙还复出人间。
豁开天外一双目,看尽江南千万山。
玉指暗攒鸟兔定,金盘活捉虎龙环。
我今欲卜神仙宅,雾豹何妨露一班。

山人昼埽室,焚香读周易。泠然万念空,芭蕉照人碧。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