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寺丞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
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
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
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龙媒去尽马群空,一曲阳春在郢中。浩浩百川齐赴海,蓬蓬万窍总号风。

谁怜楚国沈湘客,独有商山避世翁。闾里应容投缓急,风波千里一舟同。

卷縴崖形断,开帆浦意孤。
长天低去鸟,落日蘸平湖。
渺渺千年梦,悠悠万化途。
倚篷成晤叹,渔唱在菰蒲。
乾坤奠崇卑,君臣分则同。
中心一有慊,何心字曰忠。
也曾为榘获,伊周其事功。
千载谁嗣音,我愿顺下风。

维扬服制擅江南,小阁炉烟沈水含。私买琼花新样锦,自修水递进黄柑。

帘衣半掩湘妃竹。洞房今夜摊书读。懊恼画屏人。铜壶清漏频。

潜藏郎背面。作剧桃枝扇。鹦鹉唤回头。低鬟笑不休。

烛花莫剪随开落。况同心梅萼。双心花大,一心花小,尽卿斟酌。

霜风不使穿帘幕,怕芙蓉茎弱。知他多事,更将膏火,多浇春脚。

寂寂云堂车马稀,阴阴灌木暑光微。竹根雨过蛙争吠,松下日斜僧未归。

每见青山雨世网,欲临流水置柴扉。紫薇胜槩吾能领,只恐时情与愿违。

遥望金陵几大臣,圣朝先后各经纶。江南地得依龙虎,海内天教网凤麟。

云白石头朝寄意,月明扬子夜驰神。老狂自信怀冲澹,驿使相逢问隐沦。

树色三山吴苑路,雨声万里汉家春。群公北向嗟疏懒,肯学文园卖赋人。

一榻微寒入,山房夜未扃。凝思天籁发,不寐谷神醒。

本自淹衰疾,何堪役性灵。列仙如可学,吾欲驻颓龄。

妻女休嗟,儿孙莫怨。我咱别有云朋愿。脱离枷锁自心知,清凉境界唯余见。步步云深,湾湾水浅。香风随处喷头面。昆仑山上乐逍遥,烟霞

漓江行近。讶凉伞万重,阴连无尽。黛色浮空,樛枝拂地,幽赏驿程徐引。

悄然翠烟霏处,乍觉尘襟清润。晚风峭,恍鸾吟吹下,瑶天笙韵。

曾问。来雁否,衡岳片云,不许南飞趁。何意征人,身轻一羽,却向玉簪留印。

望中五钗承盖,定有仙灵栖稳。上元字,但眠蚕谁寄,悠悠芳讯。

瞳瞳旭日映窗纱,觅胜携朋泛晓楂。水上轻烟浮钓艇,溪干丛竹护渔家。

空潭倒浸青山影,怪石翻冲白浪花。最好柳堤晴可望,数峰缺处见明霞。

细雨轻尘郭外秋,危桥下马涉寒流。长堤送客宦情倦,野寺逢僧清兴留。

一径午阴幽入树,满庭诗景快登丘。放怀无限江南意,只欠菱歌上小舟。

魏水扁舟去复还,春风落日叩禅关。伤心橘鹤楼头醉,不见题诗沈朗山。

越人生长泽国兮,其操舟也若神。
有习流之二千兮,以沼吴而策勋。
寻笠泽以潜涉兮,北渡淮而会盟。
擅航乌之长技兮,水犀为之逡巡。
浮海救东瓯兮,有握节之严助。
治船习水战兮,荣长锦於买臣。
渡浙江而誓众兮,会稽之内史。
率水棹以拒战兮,凌江之将军。
坐大船若山兮,公苗山阴之杰。
汎波袭番禺兮,季高永兴之人。
想万艘之竝进兮,纷青龙与赤雀。
风帆儵忽千里兮,驾巨浪如飞云。
今竞渡其遗俗兮,习便駊以捷疾。
观者动心骇目兮,相杂袭如鱼鳞。
客曰盛哉舟楫兮,他郡孰加於越。
然而济或不同心兮,请置此而新其说。

除却风风雨雨天,分装急唤渡头船。深秋播种清冬熟,拣得西瓜贡十员。

鸟下庭芜柳覆庐,幽居闲况迩何如。饱餐麦饭奚干禄,稳卧藤床胜读书。

白发懒寻詹尹卜,青天思执化人袪。晚风忽动逍遥兴,烂熳花村过小车。

三拜勤劬雪到腰,觅心无处强相饶。神光冷地思量著,始觉春来雪自消。

君才非一世,健翮欲淩空。极目忧戎马,深怀寄远鸿。

怜余孤隐处,散帙万山中。花木欣人意,雰飞大国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