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净居院

寺门幽独傍江城,江水清含地气清。隔岸楼台人醉死,绕阶松竹夏寒生。

路经桥远尘难过,僧占閒多俗不争。唯有行吟憔悴客,这回须去濯长缨。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陇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楼际角重吹,
黄昏方醉归¤
荒唐难共语,明日还应去。上马出门时,金鞭莫与伊。
呜呜晓角调如语,画楼三会喧雷鼓。枕上梦方残,
月光铺水寒¤
蛾眉应敛翠,咫尺同千里。宿酒未全消,满怀离恨饶。
锦茵闲衬丁香枕,银釭烬落犹慵寝。颙坐遍红炉,
谁知情绪孤¤
少年狂荡惯,花曲长牵绊。去便不归来,空教骏马回。

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

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南楼足佳兴,好在谢林川。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世间无处不阳春,道路何曾困得人。若向此中生厌斁,不知何处可安身。

早应词科称玉堂,出临大邑见文章。流传政牍吴歈里,得助诗才蒋阜旁。

官罢买田如好畤,身亡起冢在桐乡。祇怜行乐平生地,门掩西州澹夕阳。

凤凰池上亦何荣,道义曾知有利名。
达则春风天下共,穷时晓雨陇头耕。

万生扰扰咸归尽,尽处还延世尽惊。挥环且非羊叔子,折矢乃若徐佐卿。

庭畔枯株有由蘖,云间晦月哉生明。相知相见莫相讶,昔时子政今更生。

茸茸小雨弄春晴,已有狂花未见莺。便使一年惆怅在,晓窗寒梦别轻盈。

君子虽穷道不穷,人生自古有飘蓬。
文章笔下千堆锦,志气胸中万丈虹。
大抵养龙须是海,算来栖凤莫非桐。
山东宰相关西将,俯仰怀贤倚暮疯。
又中秋届候,日初沈,夜微凉。对烟障云屏,良朋益友,逸兴何长。飙然玉轮宛转,历茫茫、巨浸跃天网。碾破玻璃万顷,洞明三界十方。宜将。火枣交梨,开清赏,胜飞觞。肆雅志幽怀,遐襟旷迹,百虑俱忘。*思教风始振,感重阳、隐语示回阳。桂树香传十九,致余极味先尝。
自问王三,你因缘害风,心下何处。怡颜独哂,为死生生死,最分明据。转令神性悟。更慵羡、我夸五裤。愈觉清凉地,皮毛无用,那更忆丝絮。浑身要显之时,这巾衫青白,总是麻布。葫芦贮药,又腋袋经文,拯救人苦。竹携常杖柱,侍自在、逍遥钟吕。道余归去路。烟霞侣。
南国多倾城,娟娟况有名。
舞腰杨柳细,歌掌楚云轻。
池月摇花影,帘风弄竹声。
衡皋秋水净,洛浦晓霞明。
仙苑笼金瓦,候门醉玉笙。
人间亦天上,莫忆董双成。
秦筝齐瑟燕赵女。
一朝得意心相许。
明月如规方袭予。
夜长未央歌白纻。
翡翠羣飞飞不息。
愿在云间长比翼。
佩服瑶草驻容色。
舜日尧年欢无极。

巳过风雨节,不得故人书。目断千山外,神交五夜初。

绣衣天下士,白鹭使君车。风采能廉懦,知君独起予。

传来海上得分甘,玉乳琼浆旧未谙。千树何当誇异种,九头今始识真柑。

曾经黄帕分携重,不厌筠笼取次贪。正值上元嘉节后,洞庭休再忆江南。

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

丹崖崒嵂意中倾,亲到方知分外明。千仞悬崖通一线,四山罗列涌孤擎。

树如荒荠临川口,地本莲花载化城。最是晚来霞蔚起,重重古锦裹峥嵘。

越山四围吉祥寺,绀碧殿阁生烟霞。真人丈六殿粟像,大地万朵青莲花。

常时飞云若缟练,近午出日如丹砂。上方绝顶无路入,避地颇似秦人家。

长安门角月微澜,行近天街驻马看。碧瓦澄澄青桂老,广寒应是不胜寒。

九华何崔嵬,融结本真宰。神器之所钟,云物足潇洒。

挺挺秦大夫,独立而不改。既出众木群,岂为艳阳待。

初疑冻蛟掉秃尾,忽若山灵张偃盖。又如玄鹤归来视城郭,怅别人间动千载。

楚南灵椿浪得名,茫茫天壤知何在?流精贯浃骨欲飞,风雨或致雷公怪。

林林红紫索价高,幄锦围春斗光彩。怜君令色不随时,空负才名成感慨。

留向青山阅古今,为问桑田几沧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