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夏偶作

閒愁不觉过年光,强半精神似醉乡。几度雨来精恶热,有时云断见斜阳。

古人事业尘空满,故国园林草自长。赖得南华怜我病,一篇齐物胜医方。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年来生计一轻舠,晨出晡归岂惮劳。谢客儿山存胜致,佛泥涅日往游遨。

波间星斗沈光冷,月里山河结影高。何日菁山山上寺,与君痛饮读离骚。

天眷中兴业,丁年拱庆基。
皇图开一子,宝历出三奇。
象奏前星瑞,光依太极仪。
一卮眉寿祝,敬和益公诗。

偷弹老泪。向短亭话别,兰舟重舣。韵咽寒箫,断肠听到篷窗底。

渔滩风定芦花起。破箫色、天涯行李。晚来潮催送秋心,共故人千里。

犹记题诗旧邸。染京洛暗尘,醉春游骑。戍鼓惊秋,梦魂还渡桑乾水。

连村黄叶围残垒。雁声在、斜阳红里。何时一笛山楼,杯共洗。

几片春光燕嘴边。红湿露啼鲜。海棠丝短也相牵。

残梦后,断魂前。

粉馀飞雪,香消沉水,无计更留仙。东风好,送向花田。

花麝土,早成烟。

中堂明华灯,宥坐湛清酒。笔砚居我前,史籍在我后。

君知我不乐,我念平生友。强醉谁与欢,怅然夜将久。

旧京乍识,正幽单客枕,潘郎愁积。凄满暮鸦,芳树阴阴后堂碧。

还踏天街月影,乍忘了、西风尘席。谁管他、如叶青衫,弦底玉龙泣。

应忆,旧簪笔。尽夜夜露痕,步冷东掖。袖香漫裛,赢得铜仙泪空滴。

暗雨剪灯心事,除梦里、门庭重觅。却又怕、寻去也,梦都非昔。

以正名官,居官以正。岂惟朝廷,生民之幸。名官以正,居官以直。

岂惟生民,宗庙社稷。积者为庆,流者为泽。远者无疆,久者无极。

此奚有他,一言之力。维时我后,智勇兼有。揭日当天,操杓运斗。

随手如意,不劳而治。明明赫赫,有因有革。所因者宜,所革者当。

维当维宜,生民之望。维正维言,民之望之。维言维正,何以尚之。

越有诤臣,义不顾身。白刃可蹈,赤心可倾。既曰真矣,弗变弗移。

既曰直矣,弗阿弗随。何事可沮,何利可回。不可则止,其可则为。

往司厥官,往成厥功。回天论事,有祖之风。

我从华山归,刈麦已大半。自长安迤东,实美如火炭。

繄我返耕来,此麦才再见。接岁禾不登,宝玉咸所贱。

周人重农食,特分田畯职。公私积蓄繁,讵有旱乾棘。

春首饿莩多,朝廷甚忧恤。今日得佳物,守护须谨饬。

黄金殪米下,其语殊谠直。作诗告有位,国宝在稼穑。

相门叨下客,帅幕得佳宾。玉树连阶砌,芙蕖泛水滨。

通家仍有契,论世岂无人。埋玉空遗恨,潸然泪满襟。

心起五湖兴,身轻一叶舟。个中风雨夜,不用转船头。

堪叹人人,波波劫劫贪名利。何时已。眼光落地。到此才方悔。虽有儿孙,要替应难替。落生泪。甚家滋味。想着心先碎。
浓云漠漠雨飞飞,不放东风取次吹。
先自一春晴意少,那堪梅子欲黄时。

海郡同歌舞,神人共赞尧。有天皆入贡,无地不来朝。

玉烛调元气,璇玑运斗杓。六龙高扈驾,五凤夹吹箫。

瑞应清河颂,欢腾击壤谣。翔南声教远,干羽格三苗。

肃肃素秋节。湛湛浓露凝。
太阳夙夜降。少阴忽已升。

锦织并蒂花,花成谩停梭。停梭复细看,人与花如何?

明月照中天,败叶鸣寒柯。谁知恩爱心,翻成离恨多。

正元望后宴平津,罗绮初筵入早春。
盘马斗车才罢夜,残灯剩月尚宜人。
梅花落到歌前缓,柳叶开经胜里新。
不信金吾仍放禁,归时看取六街尘。

颇怪邮筒问讯迟,年来佳趣我能知。先生书就佳和脚,侍女妆成天宝眉。

似说悬弧庆张盥,定教掣笔叹羲之。吴中老学浑无用,病榻孤吟鬓似丝。

大江东向峙层峰,久向青莲觅旧踪。捉月亭空新绿草,骑鲸石在老青松。

沙间唼喋将归雁,云际悠扬欲暮钟。心爱迟回身不得,唯期归路好从容。

眼空四海恣纵横,鼻孔辽天信脚行。
拿得电光为火把,却来日午打三更。
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
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