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二首 其一

华郭春光欲暮时,綵绳争蹴夜忘归。佳人不道罗纨重,拟共杨花苦斗飞。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栖鸟向前林,暝色生寒芜。孤舟去不息,众感非一途。
川程方浩淼,离思方郁纡。转枕眼未熟,拥衾泪已濡。
窘然风水上,寝食疲朝晡。心想洞房夜,知君还向隅。
家住寒溪曲,梅先杂暖春。
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野杏堪同舍,山樱莫与邻。
休吹江上笛,留伴庾园人。
凤髻斜分翠,鸳鞋小砑红。东君著意绮罗丛。最好一枝特地、怨春风。
懊恨无情语,娇羞忍笑容。相看疑是梦魂中。怕逐飞云归去、断行踪。
红药何年有,繁花扫地无。
风光分谢砌,根拨记江都。
两两丹山凤,炎炎赤水珠。
春衫谁氏女,比并强施朱。

孤村微雨送秋凉,逆旅愁人怨夜长。不寐相看惟枥马,悲歌互答有寒螀。

天寒滞穗犹横亩,岁晚空机任倚墙。劝尔一杯聊复睡,人间贫富海茫茫。

九重城阙凤凰楼,金碧觚棱晓日浮。和气已从天上落,寒乡莫赋畔牢愁。

玉河汤汤流,白日冉冉度。今晨驱我车,踟蹰即岐路。

言念肮脏人,敢有缨緌慕。主圣实优容,班竹愧非据。

跌宕汉公卿,能垂特达顾。游好眷失群,贵靡忘徒步。

贻之黄父言,送我青门驭。绸缪邺中宴,哽咽河梁赋。

碣石日迢遥,浮云怅驰骛。行者不可留,申章寄情愫。

我年四十四,须发已见白。况复秋冬来,尪然抱羸疾。

强颜班行中,公私有何益。既不能随时,又不任陈力。

独无百亩田,独无五亩宅。一朝辞禄养,何以谋代食。

欲留谅不能,欲去且未得。公私两乖违,转展复反侧。

行藏去住间,贤者逝不惑。若非太阿锋,割断利名索。

一朝复一朝,到老终役役。古人邈已远,近事堪法式。

不见毛贞甫,四十挂朝帻。

连雨前溪新涨瀰。垂纶不上双双鲤。刚叹直钩钩不起。

青蓑委。果然甚矣吾衰矣。

雪脊霜鳞春燕尾。殷勤不待桃花水。曲沼逍遥萍叶紫。

秋风里。熟炊香稻烹银髓。

个青牛,引白犊。向曹溪深处,往来相逐。更时时、卧月眠云,疏凡间草木。餐三阳,投九畜。子母温柔,免劳看牧。待一朝、得赴蓬瀛,显
要离爇妻子,大盗空沽名。
峨峨南文山,光焰日月青。
妇义终一醮,臣道无改要。
宁戴一天死,不载二地生。
尚怜广西地,有愧颜家兄。

如何当此月,车马踏巑岏。去楚尚千里,过秦应万盘。

深山如雪里,古驿出云端。三十金绯贵,休嗟蜀道难。

黄河天际来,喷薄万里奔。寸胶使之清,意坚水弥浑。

谁抱绿水操,乃向齐门弹。奈何殊所投,舍弹起长叹。

草阁垂帘昼掩扉,客来知我出门稀。鸟鸣淡与人相对,花落方知春已归。

分悲玉瑟断。
别绪金樽倾。
风入芳帷散。
缸华兰殿明。
想折中园草。
共知千里情。
行云故乡色。
赠此一离声。

层峦耸翠影参参,清浅沿洄一水涵。龙卧石床收暮雨,鹤归岩岫带秋岚。

楼台隐映摩霄汉,磴道斜飞入洞庵。不为过寻幽寂地,兰桡何用泛澄潭。

山中人事违,天眼中修定。
我本无根株,只将笋为命。
酒醒残月明,欹枕听钟声。
风露秋将晚,家山梦辄惊。
客尘侵老鬓,官职借虚名。
却羡僧无事,此心如水清。

渐老便幽僻,西来意亦迷。不知师子吼,何似野猿啼。

兰麝香消委废宫,纷纷漠漠夕阳中。
长门梦断金闺月,南国歌残玉树风。
流水池塘春色去,绿阴庭院彩云空。
西园半醉休回首,烟草凄凄雨正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