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芸馆修篁静绝尘,渭川那足比封君。清阴密覆林间石,翠色寒摇水底云。
风好知从宫扇动,茶香宜入御瓯分。裴回永昼人沾醉,归踏青青径草薰。
斜日河山,惊风草木,故垒何处。铁戟沙腥,戈船燐闪,肠断征南路。
灵旗甲马,居人指戈,犹识当年荒戍。记压城、颓云似墨,乱鸦解道悽苦。
参军老矣,扁舟重舣,书剑萧憀谁与。湘水无情,巫阳有恨,只觅归鸿语。
擎天身手,封侯骨相,都付怒涛东去。问一堤、寒鸦败柳,替人怨否。
白纻乌纱巾,久不见此客。眉长耳有毫,眸子秋水碧。
惠然顾柴门,坐对山气夕。荒芜子明径,寂寞子云宅。
携酒意殊厚,细酌话宿昔。袖中出新作,关键有阖辟。
五十始学诗,定复笑高适。繄予骨相屯,年年困行役。
里社何幸还,尾君杖屦迹。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阅历。
胸中万不平,一笑春冰释。双鸡古侯膳,拜赐书之策。
顾无明月珠,何以报私觌。
花谱从头仔细评,此花偏是出尘清。真香不藉风传递,老干何忧雪压平。
迹似化工分冀藉,影依窗纸定阴晴。乾坤消息枝枝上,欲起伊川细讲明。
天地何年铸此山,奇峰七八耸云间。形如笔架峥嵘起,多少行人著眼看。
新诗读罢烛频弹,东壁垂光照夜阑。已有声名高谏院,况兼风雅擅骚坛。
心降合作低头拜,病起还思洗眼看。巴客纵能歌下里,其如郢曲和皆难。
虚窗邀月好,永夜得天多。落叶飞无处,秋风寒奈何。
杯香篱菊在,琴响塞鸿过。共醉幽怀发,谁闻白石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