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无陕虑,志士多烈心。轩车骋高瞩,宁怀空谷音。
皇涂遘屯险,天祸杳幽深。四海沸波澜,三光翳若沈。
伊川岂无叹,越裳不可吟。回风厉中野,悲响飒神衿。
明发念于役,嘉候感鸣禽。寒烟睇春甸,连崿阻岖嵚。
振衣奋远步,施罝谢中林。愧乏荆璆美,贞往事在今。
鲁人用真儒,齐田归郓欢。当时号圣相,晏语甚眧焕。
往者遭承平,燕安嗟久玩。三纲既已解,四海兵几半。
天戈不忍挥,胡骑忽云散。功高陋古今,事易止朝旦。
方知今相圣,难复与鲁辨。世罕班马流,无言可称赞。
愿公守成勋,宝历庆千万。芜词不足录,至意良可献。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架木浮水中,略彴通孤岛。扶疏花影反,泼刺跳鱼小。
风月所得多,经营信云巧。隐几寂无人,朱兰萃幽鸟。
谁将灵斧劈灵岩,幻出蓬莱极巧纤。莺弄笙簧声合调,山开图尽色拖蓝。
白云匝地迷丹灶,黄蝶穿花落碧潭。麻石霍山兼国泰,清虚光景一无三。
柳洲冰未浣柰春寒,仙风引归槎。渺云岑天末,烟江雨外,犹认渔家。
独酌瓦瓯篷底,谁与饭胡麻。疑听松风响,水宿蒹葭。
天上春愁鹤发,许一庵闲地,坏衲双髽。笑清狂无赖,痼疾是烟霞。
念葛洪、移居辛苦,甚左郎、容易问丹砂。凭传语、空山流水,深护桃花。
碧浪滔滔,极目处、鏖兵遗迹。都销尽、曹瞒雄壮,周郎俊杰。
乌鹊千秋依树宿,东风一夜飞灰灭。剩江山、洒落到坡仙,才难绝。
倚桂棹,心幽切。携斗酒,神怡悦。缀画图片幅,古今披阅。
羽扇无人谈笑望,洞箫有客声音咽。正清宵、唳鹤过翩翩,空明彻。
凤凰不栖枳,天马肯就闲。胡为九渊龙,卧此数仞山。
苟无风霆威,何异蛙蠙繁。世网易婴人,有如百尺澜。
悠哉志士怀,直欲苏人寰。一朝蹑浮云,游戏穷玄间。
宁知天瓢侧,不及眢井蟠。百年抚陈迹,老木亦已刊。
名高虽易毁,志远终难攀。山中白头僧,笑我发浩叹!
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
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