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沇,唐诗人。字东济,江都(今扬州)人。父李蹊,昭宗时为宰相。沇有俊才,文学渊奥,当时公相子弟无能及之。其应举时之行卷《明易先生书》、《答明易先生书》,颇为时人所称赏。昭宗乾宁二年(895),父子同为王行瑜所杀。后行瑜被诛,诏赠沇礼部员外郎。《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
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
只有青山不改。
雪泥鸿爪旧游踪。南北任飘蓬。花帘昔有吟诗侣,喜天游、邂逅初逢。
彩笔一支,新诗千首,名重浙西东。
哀而不怨宛从容。珠玉粲玲珑。鸳鸯绣了从君看,度金针、灭尽裁缝。
大块文章,清奇格调,不减古人风。
秋病无名废酒尊。水西亭榭易黄昏。独经游地最销魂。
花影自行桥上月,篴声如见曲中人。燕梁何处起清尘。
东坡昔迁谪,海角挂孤光。林家赏红紫,翟舍叩昏黄。
义井独后汲,至味逡巡长。偶过荔枝港,累累照沧浪。
父老欣见留,及食邀过尝。海南一卷诗,字字含幽芳。
无入不自得,火宅生微凉。披猖今何世,敦俗忽已亡。
湿沫相呴濡,良厚诚可伤。
霜枫雨过锦光明,涧壑云寒暝色生。信是两翁忘世虑,相逢山水自多情。
何处春风燕子楼,断碑落日古城头。画眉人远繁华歇,无数远山生暮愁。
遂安城,大如斗。贼兵来,县官走。儒官骂贼贼缚肘,乘机遁出豺狼口。
集众击贼梃在手,妖星一扫宁鸡狗。贼伏莽,去还来。
城门火,栖乌哀。登碑矢石驱风雷,狂氛恶雾层层开。
释重围,士民喜。归我绛纱帷,理我旧书史。孤忠未显微官死,当年佐阵儿折齿,儿今抱图献天子。
香风蔼蔼日晴和,十里红蕖蘸碧波。沥水湖边长载酒,月明犹听采菱歌。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