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屏外,倒金尊、满座艳歌凝咽。半面新妆香透幌,环佩珊珊步怯。
接黛垂鬟,低声小语,问采香仙妾。柳袅花停,莺莺燕燕标格。
媚眼射注檀郎,双鸳全露,裙底凌波袜。万斛胭脂倾在水,染就银河一色。
天作红墙,山为翠幕,生把伊侬隔。离魂牵梦回,南浦凉月。
误真非是《悟真篇》,平叔当时已有言。只为世人多恋著,且从情欲起因缘。
痴人前岂堪谈梦,真性中难更说玄。为问道人还具眼,试看何物是青天?
蓬莱宫阙五云间,天上群仙集佩环。珥笔每同花下散,玉珂时听月中还。
清秋幕府芙蓉静,白日门屏獬豸閒。浩荡天风吹鹤驭,春朝入觐紫宸班。
长杨侍中貂蝉客,手援秦丝汎轻雪。小响低徊入素商,飒飒凉风下秋叶。
游丝欲睡莺呼起,珊瑚晓碎樛枝紫。陇水幽幽小雁寒,竹暗湘娥怨秋雨。
少年书客多情苦,春思空濛迷处所。风帘一夕感君弹,欲寄相思隔千里。
西风老泪断人肠,滴死坟前草树荒。明日还家重回首,白云何处是东阳。
公讳愈,字退之,昌黎人。生三岁,父殁,养于兄会舍。及长读书,能记他生之所习,年二十五,上进士第。
元和十二年秋,以兵老久屯,贼未灭,上命裴丞相为淮西节度使,以招讨之。丞相请公以行,为行军司马,从丞相居于郾城。公知蔡州精卒悉聚界上,以拒官军,守城者率老弱,且不过千人,亟白丞相,请以兵三千人间道以入,必擒吴元济。丞相未及行,而李愬自唐州文城垒提其卒以夜入蔡州,果得元济。蔡州既平,布衣柏耆以计谒公,公与语,奇之。遂白丞相曰:“淮西灭,王承宗胆破,可不劳用众,宜使辩士奉相公书,明祸福以招之,彼必服。”丞相然之。公令柏耆口占为丞相书,明祸福,使柏耆袖之以至镇州。承宗果大恐,上表请割德、棣二州以献。丞相归京师,公迁刑部侍郎。
岁馀,佛骨自凤翔至,传京师诸寺,时百姓有烧指与顶以祈福者。公奏疏言:“自伏羲至周文、武时,皆未有佛,而年多至百岁,有过之者。自佛法入中国,帝王事之,寿不能长。梁武帝事之最谨,而国大乱。请烧弃佛骨。”疏入,贬潮州刺史。移袁州刺史,百姓以男女为人隶者,公皆计佣以偿其直而出归之。入迁国子祭酒。有直讲能说《礼》而陋于容,学官多豪族子,摈之不得共食。公命吏曰:“召直讲来,与祭酒共食。”学官由此不敢贱直讲。奏儒生为学官,日使会讲。生徒奔走听闻,皆相喜曰:“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
公气厚性通,论议多大体;与人交,始终不易。凡嫁内外及交友之女无主者十人。幼养于嫂郑氏,及嫂殁,为之服期以报之。深于文章,每以为自扬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自贞元末,以至于兹,后进之士,其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视公以为法。
房中不坐坐蒲团,白碗持来日两餐。时有馀闲勤针指,红帮剪样话多端。
十载幽怀托素弦,江云如梦水如烟。荆台风雨传经夜,汉渚干戈问字年。
冷宦惟添新白发,高吟还恋旧青毡。短檠破砚分明在,话到离群各黯然。
君看如弦死道边,由来忠鲠世人捐。剑除佞士朱狂直,笏击奸臣顾少连。
莫以古人蕲薄俗,空嗟膏轴运方穿。齿牙枉插于菟口,见说官家废料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