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天长地久大悠悠,尔既无心我亦休。
日对秋芳灌小园,渐于人世隔悲欢。不妨鸡雍时为帝,却笑蛙声亦属官。
画里溪山无恙在,吟边鸥鹭久盟寒。华予岁晚期无负,香几瓶花次第安。
几日秣陵住,扁舟东复东。浓云千树合,骤雨一江空。
往事随流水,吾生类转蓬。相逢湖海客,乡语尽难通。
才名卓荦四贤同,进士诗人两萃公。周鼎殷彝推范古,天机云锦让虞工。
江湖汗漫遗编在,风雅萧条大笔空。玉树琼枝那可见,閒花野草自青红。
蟾精雪魄孕灵荄,逐朵檀心巧胜裁。要比春工高一著,凌寒先伴六花开。
许君祠、层崖上峥嵘,幽林入清深。坐嵩丘少室,风烟浓澹,百态变晴阴。
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寂寞悬瓢地,黄屋无心。
木杪巑岏石冢,见人闲几度,夕鼎朝鍖。问五兵谁作,天地更生金。
百年来、神州万里,望浮云、西北泪沾襟。青山好、一尊未尽,且共登临。
三更月落两山明,古道程遥苔满生。金镇摇时无手犯,碧波心月兔常行。
淩云妙笔制心裁,香案趋班跻上台。文藻空山常照眼,肝肠劫火岂成灰。
枯桐入灶枉留尾,玄鹤升天不复胎。抛我衰残徒吊影,八哀咏罢更添哀。
愁中见了笑溶溶。花衬碧螺峰。妆罢这般熨帖,梦回恁地惺忪。
千篇词赋,半生歌哭,拟付阿侬。何日沧波一舸,眼前已是西风。
独夜隐几卧,梦落湘江浦。湘水去悠悠,伫立浑无语。
忽闻波涛声,疑是洞庭渚。仿佛黄陵庙,明妆俨二女。
江水东流深,君山自终古。临风启《九辩》,清泪落如雨。
梦魂忽归来,卷上湿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