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京山

总角嬉游处,重来转盼然。
溪山犹昨日,朋友尽中年。
旧话逢人说,新诗为客传。
唤回风雨梦,犹记北窗眠。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
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
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
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闲中一篆百花香。袅袅翠□□。低回宛转何似,行路绕羊肠。
深竹户,小山房。雅相当。清心默坐,燕寝无风,永日芬芳。

飞观横空数百间,强扶衰病一跻攀。非移阊阖从天界,应堕蓬壶自海山。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游树正丰茸,清防深几重。金星长乐漏,璧月景阳钟。

扫粉赵飞燕,捲衣秦祖龙。妆成独不见,倾国为谁容。

撼门环哭呼高皇,钟簴何人奉太常?坠地金瓯成瓦注,在天贯索指银潢。

归元纁箧催函送,计口缗钱责币偿。岂独汉唐无比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冉冉笼烟黛色新,台城堤柳不胜春。东风尽送廉纤雨,一洗山川旧战尘。

虽无版筑功,屹然坚可凭。兹有真如理,故名不坏城。

东菑及农节,高台试登陟。阡陌路逶迤,陂塘水纡直。

历历原上耕,依依陇间食。虽无耒耜勤,端居增叹息。

多病逢秋苦未宜,天涯屈指故人稀。尘飞沧海悲人世,梦断黄粱笑锦衣。

静乐浮荣难两得,宦情归兴本相违。高山流水无穷思,抚弄丝桐为发挥。

锦云十里川妃供。一棹晚凉风款送。只愁无处着清香,满载月明船已重。

冰壶水鉴元空洞。天意似嫌红翠拥。并教风露入吟尊,不惜秋光浑减动。

迩来待诏溢金门,诧赋夸诗陋古文。
独盆典谟诬旧注,直将尧舜望吾君。
公车两吏催朝奏,乙牍中宸达夜分。
且忍羁孤度残腊,行看汉殿赏凌云。

蟋蟀将在堂,君子尚行役。行役无归期,愁思向谁说。

明月上帘来,光流玉镜台。含情属明月,莫更入罗帷。

绮疏微透晓光寒,欲贴鸦黄展镜鸾。
错怪桃花似侬面,一番风雨便春残。
霜落石林江气清,隔江犹见暮山横。
个中只欠崔夫子,满帽秋风信马行。
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岩云殿隐高踪。
不知俱出龙楼后,多在商山第几重。
余昔隐屏北,飘然度岩侧。
谁知神仙居,自与尘世隔。
瑶草霜更青,琪花雪仍白。
横玉叫寒云,万里天一色。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百年能几遇重阳,逐伴登高引兴长。邑宰喜陪元亮饮,参军那似孟嘉狂。

山云映水摇秋色,浦树含风送晚凉。满地黄花应笑我,白头犹自客他乡。

买陂塘旋栽杨柳,平堤检校公务。近来不用新沙筑,屐齿要深苔雨。

兰艺渚。植桂树团团,宛在池中屿。堤应怨语。只有恨柔条,无情飞絮,日与我同趣。

周垣下,杖策已蒙神许。饐瓜何用怀吕。丈夫志不期温饱,愧尔碧纱笼句。

行且醑。听弦索迎风,吹入新翻谱。由今视古。对草绿西湖,裙腰一道,端合让西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