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骑将军入虏庭,鎗旗未动死生分。战酣驰入中军寨,且听元戎议赏勋。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
惊起谪仙春梦。
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
把酒何人心动。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竹符铜虎,是何人管领,东方千骑。画戟雕戈霜万叠,独让些些麈尾。
璧月辞櫜,莲花离匣,马足寒飙起。雷奔电击,一麾波静如洗。
屈指斧钺行边,楼船横海,济甚人间事。涂抹支吾天地老,眼底英雄而已。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自是真男子。向微管仲,吾其被发人矣。
漫游选地作重九,焦山佳处曾留庵。载梦扁舟倏惊起,压篷秋翠堆晴岚。
松寥阁开置床席,持螯呼酒江动帘。我难破戒继山谷,旧京风味题糕谙。
归来有盦祀忠敏,严装屹立如遐瞻。当年陪宴盛宾客,招魂一老摧霜髯。
抱岩嫏嬛信幽步,极目烟树穷淮南。僧房隐几待落日,江声上引风雷酣。
晚铺重云献日脚,海门深慎开镜奁。横天一抹展奇翼,飘飖赤凤仙人骖。
浮生万事此不负,逢辰一笑良非憨。归山我无真实意,但剽绝景供迟淹。
暝楼归倚荡明灭,幢幢馀影摇镫龛。
厌闻九衢车马喧,泛舟初出城东门。阴虹吐雨水势怒,河声浩浩如雷奔。
棹工欢呼吐拳捷,童稚变色愁惊魂。济危经险正当尔,安得拱默为希言。
虽无清泠可浣涤,喜见黄浊来原原。便风催橹两快意,千里万里何足论。
闻君待诏出长安,儒服新裁委貌冠。鲁国诸生皆圣裔,汉家博士是朝官。
桥门暮雨阴槐市,讲席春风自杏坛。回首乡闾殊未远,北堂鱼笋致非难。
退之昔为石鼓歌,子瞻亦尝咏石鼓。我从江右游京师,眼见石鼓心欲舞。
周室中兴流彘馀,尽复苍姬旧疆土。大蒐岐下选车徒,虎贲三千健于虎。
想当刻石纪勋时,载命臣籀臣吉甫。岂惟猗那清庙诗,要纪丰功继下武。
兑戈和弓无复存,此独不磨耀千古。鲤鱮贯柳字斑斑,势如雷文斲天斧。
由汉讫唐弃草菅,大观辇致图书府。黄金填画失之奢,金轮已整黄河橹。
燕山潭潭素王宫,太史夜奏神光吐。谁知至宝在人间,乃是凤篆龙章祖。
我皇御天开三雍,石渠金马列李杜。鼓昔有十今存七,搜剔崖薮尚可补。
小儒更有笔如椽,作玄一经配邹鲁。
南山得宣平,名字可千载。世无死仙人,花瓢今定在。
家山有此逢,何必跨瀛海?下视白云衣,苍狗须臾改。
胜境西泠外,蒹葭深复深。叩舷堕山翠,七十二峰阴。
未乞樵风便,能谐渔父心。盱江江上客,翻入城人吟。
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