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冒雨至圣寿寺僧款予斋饭因赋

千山云树昼茫茫,为爱幽期觅上方。钟隐峰头知塔远,水潺涧底识源长。

行来雨色连襟湿,坐久炉烟入袖香。报道禅房斋饭熟,閒将食棹论沧桑。

李士淳(一五八五 — 一六六五),号二何。程乡(今梅州)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解元,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年)进士。授山西翼城知县,调曲沃知县。十一年(一六三八年)以卓异召入对策,授翰林院编修,任东宫讲读。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晚年归隐灵光寺三柏轩。著有《三柏轩集》、《古今文范》、《诗艺》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五有传。
  猜你喜欢

豮豕在涂龙在泽,豺狼食肉麝食柏。蹄毛与角不对齿,啄觜两足副以翮。

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佩鸣玉。水边看虹山雨霁,夜与明月归独宿。

门前重岭后群峰,石楼朱殿藏林中。铜丝紧转辘轳响,络纬秋老嚎西风。

荣利淡薄无易此,彼饮甘醲兹饮水。暂将分别向喉舌,何异声色乱眼耳。

孔孟久殁言可师,千古布散叶与枝。今来闭户自有趣,世上沄沄非我为。

窈窕僧窗十肘长,解分眼界入他方。
尘襟偶脱公家事,鼻观重参佛土香。
寒日半收山着色,晚风无力水磨光。
幽寻已觉沧洲近,身外营营付一觞。

白鸟冲烟去,山僧渡水来。竹篱茅舍外,忽见野梅开。

口北武安楼。频频见。如花面。雪絮太轻柔。任风吹御沟。

愁听弦上语,声声怨。是云州。莫更向边头。胭脂红易秋。

细雨林塘花气流,长安片碣即丹丘。群公解佩山云起,七夕开尊桂树幽。

玉杵声残河汉语,紫箫吹落蓟门秋。乾坤此会谁能负,吴楚兵戈日日愁。

忧人不能寐,起践中夜霜。城笳绝仍响,室灯惨不光。

所亲半重泉,有姊各一乡。附书与鸿鹄,岁晚路更长。

天上归来卧野堂。劳君为买葛溪舫。萧萧风雨话偏长。

折桂当年夸鬓绿,看山今日羡腰黄。且将岁月付诗囊。

春泉吐窈岑,夜雨通遥壑。每同石势浮,时见山光落。

林影拂参差,苔痕留淡薄。迷茫涨海中,谁挥神斧凿。

已开山下蒙,耐可幽人酌。繇不愿甘肥,是以供藜藿。

地阻情自偏,聊从静者乐。自获洗心徒,安知牛口怍。

馀滋动草芽,远润明花萼。本源清若此,方思此一勺。

涓涓及江河,将拟百川学。谓予言不信,君其问海若。

春日黉宫花正开,宫前宫后锦成堆。如今南郡多桃李,尽是黄公种得来。

一度秋风一度花,疏篱隔水有渔家。老人独坐倚芳树,溪月和烟笼绛纱。

介石翁来契所思,骚吟风雅尽追随。
庾清鲍逸可无酒,岛瘦郊寒只有诗。
原不染尘圭窦适,未能忘世璧雍驰。
赋违恰限江天雪,说向梅花心事知。
少林无孔笛横吹,此曲谁人和得亲。
向晓洛阳江上路,一声唤起几多人。

未遂平生志,求田拟种瓜。天游华表鹤,井坐子阳蛙。

世事一场梦,俗情三月花。兴亡天不问,阅尽几年华。

晨雨洗馀花,尘虑日萧散。芳草绿如茵,空林坐春晚。

遥思江上客,尊酒愧折简。临流撷嘉蔬,共此林下饭。

咄咄深源屡罢书,一腔心事棹歌馀。天涯对酒呼明月,泽畔行吟问古渠。

小决行藏应得尔,只言老病亦非虚。清时饶有孤臣泪,百转江流意未除。

老子西城住,今踰十载期。栽花成茂树,种柳长高枝。

移接从渠巧,誇传到处知。担头挑卖去,一一是趋时。

诗筒不断甲兵馀,日月长天照敝庐。齐物细推惟一马,加餐多籍有双鱼。

径荒松下归徵士,文赉山中相隐居。遥望江云长弭棹,将疑门巷不容车。

远别悠悠乡梦频,逢君况是异乡春。
可怜河畔青青柳,又折长条别故人。
挂头方帽与乌纱,兄自看梅北煮茶。
间问水边行乐去,向阳浑有机株花。

初识南瓯路,滩船匝月程。江留螺女迹,台记越王名。

地气三春冷,天时半日晴。谁呼行不得,江上鹧鸪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