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小东摭列宿,穷极呼穹苍。谓犹具官臣,尸素空周行。
玉川祖其意,《月蚀》诗张皇。口实资《骚》赋,驱使到天章。
星辰亦良苦,为人任短长。其中牛与女,津津口加详。
七夕河汉明,下土举头望。儿女致私祝,竖儒乞芬芳。
缘饰多故事,琐细语不庄。惟有杜老诗,引义陈大纲。
拨疑见本根,辞家敢颉颃。
弹丸海中岛,淳风邹、鲁俦;虽经丧乱馀,弦诵声尚留。
村村延塾师,各有童蒙求。邻寓豪家子,般乐狎倡优;
挥金市狡童,蜩沸习歌讴。歌声与笔声,异调乃相仇;
驱遣师生散,不肯容欢咻。村人问塾师,怪事前有不?
塾师曰固然,儒术今所尤。相彼倡优辈,扬扬冠沐猴。
或握军旅符,或司会计筹;多有衣冠者,交驩不为羞。
学书效迂缓,学优利速售;今日分手去,及早善为谋。
村人笑相谢,先生滑稽流;吾儿不学书,只可事锄耰。
国学崇儒代,人材绝妙年。风云千里骏,日月九重天。
翰苑司抡选,中书属次铨。光荣毛义檄,奋发祖生鞭。
学广儒官制,书传子弟员。宦情依冷掾,官舍拥寒毡。
筮仕无踰此,如君更颖然。永嘉今永郡,多艺夙多贤。
咨访兼留意,英髦孰接肩。旧家疑寂寞,遗业想流传。
会看声华盛,应知德业全。高情何特达,朦目共周旋。
春著花间屐,秋乘柳下船。篇章微点染,山水自清妍。
荐豆登霜柚,充厨载海鲜。洞箫吹月下,玉树立风前。
已作鱼龙变,何嫌雨露偏。群公争荐进,拭目著腾骞。
文皇命殉昭陵土,兰亭神迹埋千古。率更拓本勒坚珉,盐帝归装留定武。
薛家翻刻愚贵游,旧本和龛归御府。烟尘横空飞渡河,中原荆棘交豹虎。
维扬苍莅驾南辕,百年文物不堪补。纷纷好事竞新摹,倾敧丑俗亡遗矩。
如今薛本亦罕见,髹■典型犹媚妩。清欢盛会何足传,右军他帖以千数。
托言此笔不可再,慨然陈迹兴怀语。今昔相视无已时,手掩尘编对秋雨。
白沙芳迹重徘徊,试上先生旧钓台。嘉会楼前花拂路,小庐山外月如杯。
使臣去后半荒草,鸟鹊啼时惊落梅。晚棹欲归归未忍,莫教稚子频相催。
州府谪宦居,邑城摄官涖。悠悠泾川适,佳期此相迟。
灵溪知几曲,曲曲各殊致。仙岭多巉颜,前峰特超类。
穹崇势旁倒,山客下无地。洞穴盘龙蛇,空岩隐魑魅。
蘋开秋水绿,竹动寒山翠。远嶂数瀑悬,疏林一猿坠。
依然弹素弦,流我望乡泪。席上红泉飞,樽前白云至。
中山是隐居,缅想故心醉。忽睹邢武辞,聆其金石备。
神交十载得,良愿三人遂。
棂轩高架绝尘霏,银烛烧残万籁稀。清禁似闻声动钥,明河渐见影承晖。
扪心默感时难际,触事宁禁思欲飞。更倚云梯增悚惕,君王勤政正宵衣。
好月良宵能几何,衡门难得故人过。话逢子夜炎蒸去,事忆青山感慨多。
酒可禁愁浑忘癖,诗能却病欲成魔。怡怀尚有留宾榻,满沼荷香鸟复歌。
道人已悟孩提事,弃掷泥儿坏纸鸢。闻道近来都识破,丹青便面亦轻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