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美人别我来,赠我冰丝弦。弦直似君操,弦清似君言。
一弹不成调,再鼓不成欢。旧曲不复记,离愁莽无端。
山高水复远,君去何时还。我琴不必工,虽工向谁弹。
古人知音少,今人知音难。
尸位三年我自评,乞归众怒尚难平。老夫骂世殊无谓,何怪时流出恶声。
城头霜落月离离,匝树群乌欲定时。会有人占丈人屋,微风莫自袅空枝。
若人居城市,以耳求听泉。泉不在城中,山中乃涓涓。
终日未忘听,岂在耳根边。若以中境求,此泉隔天渊。
要知泉在心,心远地则偏。所谓希声者,无听亦泠然。
欲识艰难业,西园偶一临。上林宜稼地,列圣重农心。
麦陇风初暖,秧畴水未深。游观余不事,切望沛甘霖。
半轮金镜,见横空千仞。飘泊韶华叹青鬓。看烧残绛蜡,简点袖痕,筹往事、惟有泪花相赆。
人生无限恨,何事伤心,梦里愁魂暗相趁。便珠楼十二,费尽黄金,人去后,金雁钿蝉难认。
只一点、相思仗东风,缄寄与伊行,更谁凭信。
粤惟太古氏,一姓十三人。澹泊诚无为,俗化因之淳。
干支名岁在,天灵实斯君。继之王者何,爰以定三辰。
寿年能满德,一万八千春。
王子乔,好神仙,吹玉笙,上青天。七月七日缑山颠,青鸾白鹤相后先。
安得金丹蜕凡骨,我亦从之凌紫烟。
懊恼复懊恼,懊恼无人知。阿婆不嫁女,夜夜守空闺。
野寺依修竹,鱼凫迹半存。高城归野垄,故国霭荒村。
古意凭谁问,行人谩苦论。眼前兴废事,烟水又黄昏。
祖翁卓卓荦荦,儿孙龌龌龊龊。有处藏头,没处露角。
借问衲僧,如何摸索。
篷背声潇潇,湿云堕江浒。扁舟钧鱼城,一夜巴山雨。
酒醒离忧集,江空暮涛聚。细数柝声残,天明渡沙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