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利州道上江月轩

何用朝朝夜夜钟,一拳打透彻虚空。
诗僧不见禅僧老,月自西沉江自东。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多缘因暑毒,或谓是肝虚。徼福黄连剂,羞明暗室居。

医云宜戒酒,儿劝莫看书。颇远纷华事,观心得自如。

看灯元是菩提叶。依然曾说菩提法。
法似一灯明。须叟千万灯。
灯边花更满。谁把空花散。
说与病维摩。而今天女歌。赵茂中扶病携歌者来。
九流触手意纵横,极动当筵炳烛情。
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朝回缓步午门西,烟柳和风满御堤。塞北阵寒飞鸟绝,莺声只恋上林啼。

半阴晴。殢云容雨意,梅熟又江城。帘桁凝烟,庭除泼水,空想歌扇花萦。

渐衣润、添香满鸭,费熨帖、春恨总难平。斗草人归,采兰天近,谁唤愁醒。

依约一年芳事,奈新期旧赏,节物堪惊。寻梦蕉迷,追凉竹醉,閒书长解尘缨。

看高柳、池塘自碧,怕重见、江燕共秋零。最忆清风故人,一枕诗声。

一雪静林皋。冷压浮阳气不骄。菜甲榆椒浑不动,寂寥。

赚得轻黄上柳条。

诗思苦相撩。酒盏新来顿绝交。连夜客窗寒似水,无憀。

谁约春风锁绮寮。

直省清华接建章,向来无事日犹长。花间燕子栖鳷鹊,
竹下鹓雏绕凤凰。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
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
惹草荧荧熖,随风烈烈声。
欲临横涧断,忽上晚风明。
踸踔无潜迹,蒙茸有怒生。
尚余飞炉暖,培耔及春耕。
微云淡月夜朦胧,幽草虫鸣树影中。
不待南城吹鼓角,桐声长报五更风。

半生人海风波,谤书盈箧从文致。归来结构,且图跧伏,敢求华丽。

朝暮娱人,水声山色,柳阴花气。笑彤闱紫闼,浮沉十载,更几载、成何事。

好是西成咫尺,秫田风、已飘香味。安排小瓮,从今不怕,邻翁酒贵。

更筑诗坛,陪君游刃,周旋余地。但有人来问,金銮旧话,便昏昏醉。

大雨固霶霈,小雨更霢霂。萧然凉已生,隐若雷未伏。

前时历月阴,迩日连朝暴。早田有愁乾,菜本亦恐缩。

居闲苦无事,忧国愿时熟。老翠上松篁,馀滋到兰菊。

诗人不是欠生涯,野性从前嫩在家。
冷眼春来元有分,看山看雪看梅花。
乘月上高楼。一片清光浩莫收。帘卷好风知客意,飕飕。山自纵横水自流。
却绕古城头。尘事匆匆得少休。遥送征鸿千里外,明眸。消尽人间万种愁。

梅雨初晴宜唤渡。波绿鳞鳞,画舫应无数。绮阁曲阑依旧否。

烟云遥指平山路。

万字桥边红萼露。地滑靴尖,莫向阴浓处。料峭轻寒知几许。

东风不暖垂杨树。

虎是何年踞,名存迹已亡。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池暗生寒气,台空夕供阳。
更无人吊古,来只为春茫。
春江可怜事,最在美人家。鹦鹉能言鸟,芙蓉巧笑花。
地衔金作埒,水抱玉为沙。薄晚青丝骑,长鞭赴狭斜。

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相见易得好,共住难为人。

斜阳庭院深深处。荷锄闲觅荒苔路。几度费沉吟。殷勤护惜深。

匆匆芳事改。一半随流水。蝶梦漫惊疑。魂归明月时。

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

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轻。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