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
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
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双邀阿母家。
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
鬓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
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第一首诗的前六句是追怀往昔的汴京之游。作者少年时代,是个裘马轻狂的贵公子。“少年豪华自放,挟轻肥游帝京,押官妓李师师,缠头以千万,酒船歌板,宾从杂沓,声艳一时。”(《宋诗钞·具茨集序》)这段记载,可视为“少年使酒走京华”两句的注脚。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才华横溢,芳容绝世,此诗以苏小小指代李师师。“看舞”、“听歌”两句,是回忆昔日的风月繁华和对名妓歌舞的欣赏。《霓裳羽衣曲》是唐乐,相传为唐明皇所制;《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造,后主曾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诗人想到这些轻歌曼舞来,仍觉声犹在耳,舞姿婆娑。紧接着,回忆起名妓李师师居处的豪华和环境的优美,显出名妓居处的幽雅,但是这些都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最后两句诗,发出眼前的感慨。昔日的风月繁荣此时已风流云散,昔日的座上客已一半不在人间(这句是从杜甫“亲朋半为鬼”句化出),李师师虽在,但文期酒会的主人也已如星之散落,彼此天各一方了。
第二首写法与第一首相仿佛,并且用同一韵,只不过变换了一下字面与典故,首句写春日步月的冶游之乐。章华台在楚,章华门在齐,汴京并无章华台或章华门,这里不过是借用其名喻指京华罢了。《汉武故事》说,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以后“青鸟”便成了爱情的使者,这里是写诗人与名妓的欢会。颔联两句,与第一首的颈联相似。颈联两句写名妓装束与体态之美。最后两句是劝慰友人江子之并与友人共勉的话:劝友人不要一生惆怅,他们虽然将要分手了,但彼此所在,不过是相邻州郡,并不是天涯海角,还是后会有期的。
这两首七律在宋代曾传诵一时,或与晁冲之的风流韵事有关。诗人所追怀的是少年豪华自放的狎妓生活,在内容上并无多少可取之处;不过在艺术上却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吕本中把晁冲之放在江西诗派中,但他又认为晁冲之与江西诗派的师承不同。“众人学黄庭坚,叔用独专学杜诗。”(《具茨集序》)从“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一联中,可以看到他在学习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句法。“鬓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两句,是从杜甫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化出,但他缺乏杜甫诗的沉郁顿挫,便落入晚唐纤巧一路。不过,这两首诗还是有为人称道的佳句。如“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两句。
奕奕国枋,累累如冈。九有茂明,郁积融昌。帝念蒸氓,以笃孝皇。
孝皇皇哉。
皇统俶纂,时于婴冠。默黜千嗜,渊穆有灿。惟函惟璞,惟琢惟瓒。
孝皇皇哉。
帝曰宰恕,毋即而家。予蓍蔡是趣,恕拜稽首,对扬休谟。
佛逆为愉,罔言不俞。
斋宫甍甍,皇肃厥容。爰屏厥明,爰塞厥聪。上帝居歆,百神类从。
辟雍济济,皇肃厥珥。爰辟厥听,爰廓厥视。有来青衿,是则是媚。
惟苑在西,勿剪芜莱。皇戒于离,哕哕鸾輗,喈喈鹍丝。
皇奉太母,式燕以嬉。无已太康,遄言旋归。
惟苑在北,勿剪芜棘。皇戒于逸,宛宛醇䮥,煌煌金镝。
皇奉太庙,式狩以猎。无已太康,遄言旋息。
峨峨诤冠,有廌其颜。沈沈讲帷,有鸑其端。彼美翱翔,既衎且闲。
皇曰有三老,皇曰有司马,皇曰有御史。爰庇爰启,爰父爰子。
密勿共体,佐予于理。
皇曰司会,女其予治,毋析民之脂。茹俭服素,是积是资。
亟赐赋租,惠我蒸黎。
皇之既徂落,百辟卿士,爰逮四海。讴吟思痗,若丧考妣。
爰配覆载,爰配我祖。令闻不已,为亿世轨。
对花酌酒公能乐,饭糗羹藜我自贫。若语至诚无内外,却应分别更迷真。
群山西来高崔嵬,太宁万叠屏风开。半天截断参井分,夕阳不到吟诗台。
近都形胜甲天下,况此万斛藏琼瑰。青蛟百道走玉骨,下赴僧界如奔雷。
泉声夜作飞雨来,冷云滴破烟岚堆。柏梯可望不可到,石鳞冷骨粘莓苔。
塔上一铃时独语,慎勿促装遽如许。径须携被上方眠,明日颠崖看悬乳。
寺后一峰高更寒,归来驻马更重看。萧萧易水寒流广,苍茫不见云中山。
西风栗叶高阳道,澹澹长空没孤鸟。荆卿庙前湿暮萤,昭王台畔沾秋草。
拟豁千秋万古愁,更须一上郡城楼。西山应在阑干外,注目晴空浩荡秋。
大江断后谁绝前,右踞苍虎龙左蟠。英雄角逐三百载,庭花玉树歌声残。
王气消磨城郭改,荒村古木栖寒烟。我来两月不出户,登台始觉天宇宽。
城中楼观在井底,环视百里皆峰峦。烈风拔树云蔽野,飞电霹雳驱蜿蜒。
虚亭坐视河海涌,平地立见波涛翻。天开翳扫群响息,空翠削出滁和山。
阴阳云雨反覆手,向来喜惧诚无端。兴亡世事亦如此,俯仰千岁须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