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

德齿明时冠,诗书正派深。
修名在原隰,雅志已山林。
眼历四朝事,神交千圣心。
老成天不憗,大雅有遗音。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章台杨柳月依依。飞絮送春归。院宇日长人静,园林绿暗红稀。
庭前花谢了,行云散后,物是人非。唯有一襟清泪,凭阑洒遍残枝。
雪后雨儿雨后雪。镇日价、长不歇。今番为寒忒太切。和天地、也来厮鳖。
睡不著、身心自暗攧。这况味、凭谁说。枕衾冷得浑似铁。只心头、些个热。
栉纵称纯孝,笄珈蚤隐忧。
病中心已化,身外世如浮。
闻道悲风木,谁能驻壑舟?
佳儿行古道,足以贲潜幽。
茗椀难加酒椀醇,暂时扶起藉糟人。
何须忍垢不濯足,苦学梁州阴子春。

睡馀独自推篷,海陵东。一带人家都住,柳丝中。

黄茆屋,清江曲,绿蓑翁。正是雨馀斜阁,水车红。

夕阳西下水东流。怕经秋。又经秋。目送飞鸿,阵阵过南楼。

猛觉尖风寒翠袖,埋怨到,挂帘栊、玉一钩。

一钩。一钩。月当头。酒半瓯。香半篝。唱也唱也,唱不了、一曲凉洲。

笑问嫦娥,灵药几时偷。圆缺阴晴天不管,谁管得,古今来、万斛愁。

日光明骀荡,天气暖氤氲。草木遍庭槛,清香朝暮闻。

六国割裂日,天下惟纵横。秦未出函谷,驷铁胁齐荆。

揣摩韩魏伏,睥睨燕赵平。新垣欲帝秦,计画业已成。

慷慨鲁仲连,片言折锋棱。从来倜傥策,竟却十万兵。

功成不受赏,布衣但蜚征。玉舄谢万乘,后有安期生。

东海非二子,谁哉乘蹻行。

书生幢下布衣多,尽是嘲风咏月家。若使乌台不弹后,看看欲载十牛车。

力引豺狼噬九州,獾郎于世果何仇。
青苗法令初为崇,玉斧封疆半已休。
绍圣南行多不返,靖康北狞欲谁尤。
儿时曾读前朝史,几夜寒灯见泪流。

黑风摧营云破墨,慷慨从军命如纸。上马杀贼贼势众,此日常公为忠死。

伊昔常公来辽东,挟策上奏长安宫。秋月春风称意日,天街十里香尘红。

一麾远赴巴蜀道,到处甘棠思拜召。蠢彼丑类稽天诛,蚁自营营蜂亦闹。

常公矢劳供转输,性命直与刍粮俱。何来鼠子敢窥窃,横刀裂眦争须臾。

乃知大义发大勇,科第须教名节重。尤荷天朝报锡殊,生气如存死无痛。

诗编磊落钦璠玙,报国不愧文章誉。读公遗诗酹公酒,大星晱晱灯残孤,金旂风辔公归乎。

孤云在天末,可望不可留。昔何为而敛,今何为而浮。

一朝从飞龙,变化弥九州。应知三农意,翘首待有秋。

沛然作霖雨,江漠皆同流。愿言乘长风,济川有虚舟。

金镜承恩对紫微,锦鞯白马耀春晖。谩随仙仗朝天去,不记宫花压帽归。

海国风高秋气早,关河云冷雁声稀。嗟予已属明时弃,自整丝纶觅钓矶。

万年觞举庆重华,百辟需云始拜嘉。
寿宴开时先雪宴,天共舞罢带宫花。

玉山池馆已荒烟,清閟祠堂尚俨然。破产放情多难日,无家投老太平年。

碧梧修竹骚人节,远岫平林水墨仙。应与所南同俎豆,遗民心事画中传。

茫茫如梦复如尘,时逐游丝送暮春。连臂踏歌招不得,就中愁杀倚楼人。

宫柳依依辞北阙,江枫撼撼度南陬。松明书院曾修未,司户参军果是不。

汲井几年还抱瓮,济河此日合焚舟。虚空筋斗非难打,却恐羲和不易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