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尤端明四首

自入乌公府,受知三十秋。
水鱼承雅眷,风鹤记良筹。
一意人才进,平居国事忧。
丝桐宜束阁,谁似子期不。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愒。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
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无禄奉晨昏,闲居几度春。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书剑同三友,蓬蒿外四邻。相知不相荐,何以自谋身。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顾步曾为小山客,
成名因事大江公。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
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东。

进取俄比肩,欢笑亦倾盖。一梦长相寻,寻子江天外。

子来慰所思,苦吟酬适会。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访友时。青眼主人偶不在,白头老叟还空归。

几家大第主斜照,一片残春啼子规。独往独来还独坐,尧夫非是爱吟诗。

北风休叹北船穷,此地曾经拜北风。
句践敢忘尝胆地,齐威长忆射钩功。
桥边黄石敢先授,海上陶朱意颇同。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

桂宫寂寞花前后,天阶玉露金风骤。云外小骖鸾,也愁高处寒。

夜明秋半镜,暗缺山小影。灯火梦长安,觉来西笑难。

潜流蔽荒壤,嘉惠郁所施。
邑人念远汲,视此无以为。
苏君作之令,大利收前遗。
一日会众锸,兹焉发清漪。
既已就新甃,瓶缶何累累。
尽言彼污浊,岂尔同甘滋。
比户获美饮,颂君皆一辞。
何以纪君德,是泉无涸时。

欲将强盛远誇胡,罗绮金珠列国都。百戏未终兵甲起,不须重进外边图。

野亭问柳今朝试。更访小园开未。月下山横空际。两两修眉对。
骚人对此增高致。意入笔端清邃。投分周郎心醉。真解消人意。

秋水四五尺,暮山三两峰。浮云白毫相,落日紫金容。

蓑笠前村笛,楼台古寺钟。殷勤小平远,图画记渠侬。

红绒冷落秋千架,人约西陵罢。梨花和泪闭重门,却似玉儿、憔悴忆东昏。

孟婆苦把东君妒,做作催春暮。愁春人正在朱楼,听尽丝丝点点、倚香篝。

坚冰念阳和,广莫思柔风。天事有驯致,星火俄复中。

飞乌炎千里,羲叔顿六龙。焚林堕翱翔,沸鼎愁噞喁。

路傍在家田,伛偻头白翁。恶木不得息,百亩为己功。

如何富贵人,方借明光宫。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康皇穆穆,仰嗣洪德。为而不宰,雅音四塞。闲邪以诚,镇物以默。

威静区宇,道宣邦国。

春风常在故人前,为折新花媚别筵。
恼杀当筵飞片片,可能吹到渡江船。

十四盈盈十五馀。浓颦浅笑画难如。秘辛偷录一编书。

齿灿仙犀樱破半,眼窥媚凤月斜初。几时扶上六萌车。

山形叠叠掩禅关,长薄萧森落照间。天女欲誇新结束,都将翠藻簇烟鬟。

薄暮出重闉,逶迟望双阙。辇路犹轻尘,上林已初月。

悠悠文书静,去去车马绝。小草惭长松,承恩总无别。

钤山四绕青谽谺,袁江一线盘修蛇。东西峡口两洪束,县城中裹如莲花。

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严家。早年登第竞名誉,追逐何李矜浮华。

归来筑室此山顶,图史枕胙旁人夸。青词晚岁博金铉,万事横决如抟沙。

文章不掩孔雀毒,膝下豺虎兼娄豭。读书不识忠孝字,廿年辛苦何为耶?

立身一败愧乡里,至今齿冷千秋哗。清江六月烧晚霞,长桥终古缘城斜。

熏天之势竟安在?徒令吊古兴咨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