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冬护军援庐濡自栅江入今日过之恍然如昨

隔江屯坞自孙吴,犹记孤军出此涂。
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
月沉荒垒马横塞,风卷寒沙雁宿芦。
忆著当时身是胆,归休毋更老江湖。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斜点银釭,高擎莲炬,夜深不耐微风。重重帘幕,掩映堂中。香渐远、长烟袅穟,光不定、寒影摇红。偏奇处、当庭月暗,吐焰为虹。
红裳呈艳,丽娥一见,无奈狂踪。试烦他纤手,卷上纱笼。开正好、银花照夜,堆不尽、金粟凝空。丁宁语、频将好事,来报主人公。
落尽万株红,无人解系风。今朝芳径里,惆怅锦机空。

取友遍四海,江夏真无双。怜我守幽独,闭门卧北窗。

折简呼胜士,炊黍羞羊腔。相邀门蓬荜,登高临大江。

江山拟岘首,清绝冠此邦。岂惟慕叔子,耆旧皆敦庞。

蛰龙卧诸葛,雏凤伏老庞。寂寞千载后,斯人可心降。

愿言各努力,勿立憍慢幢。

入山衣屨湿。初迷烟雨来,
稍识云气集。空蒙掠面过,
可玩不可执。不知市廛地,
去此凡几级。青松入长望,
白鸟伴危立。冷然笑身世,
万事何汲汲。
两山合秀水流中,茅屋相忘松竹丛。
时节往来容易事,菜汤艾酒一家风。

太白星芒月色寒,五云缥缈望长安。忍言赤县神州祸,更觉黄人捧日难。

压己真尤赤梦梦,穷途并哭海漫漫。是非新旧纷无定,君看寒蝉噤众官。

需宴经芳巳,严趋奉禁宸。子亭参覆试,止辇奉周询。

玉取三烧粹,金求百汰真。自惭诸老意,多赖洛阳人。

仙风道骨鹤仪形,暂别红尘眼便青。渡海寻僧过竹院,还家教子读金经。

问将爵里咍咍笑,说到禅机款款听。一食不忘生种在,知君早已断荤腥。

谁云黄部使,七十转能诗。无复论高适,还能继左思。

笑来云海阔,兴入春花迟。近有相思约,应逢月满时。

山行终日少人烟,乱石砑䂘一径穿。九折羊肠盘雪岭,半空鸟道插云巅。

每逢路转石偏峭,突遇峰回崖更悬。不历世途危险处,那能平步上青天。

凤凰枝头一叶飞,碧疏朱缀生凉飔。素纨团团恩爱衰,含宫嚼羽吹参差。

瑶阶露华沾履綦,星桥月帐愁别离,粉筵欢笑占蛛丝。

海棠袅袅弄胭脂,雨入枝头睡正宜。
最是高人有遗恨,杜陵因甚却无诗。

秋水长天一色清,月明江上踏歌声。翻思响遏行云处,争似芦洲自在情。

伤春最是落花天,矧复星沈婺女躔。八百孤寒怀李尉,七千里宦返秦川。

不疑平狱资贤母,魏国长年等散仙。夺我神君胡太酷,民间郁抑几时宣。

荆州得士一人半,信矣苻坚取太多。
汗马已先驰峻坂,冥鸿犹有避云罗。
本心皎日千年在,外物青天一鸟过。
别后令名俱日起,倦予晞发向山阿。

近山沙碛无平流,入山泉石如清秋。缘溪被谷迷万绿,但闻琤琤历乱戛哀玉。

山家无事长闭门,静中不厌风雷喧。凭高延瞩三百里,沧溟潏荡观止矣。

太平节物自欣欣,灯火鳌山闹彻晨。今夜月华依旧好,可怜只解照愁人。

不见陶家门外柳,柴扉一径遥通。闭门终日掩清风。感君高节,绿荫向人浓。
篱落萧疏鸡犬静,日长飞絮濛濛。先生一醉万缘空。经时高卧,不到翠阴中。

落落汉时月,萧萧古战场。扬辉子卿节,逐影细君装。

高映玉关外,低沈青海傍。不似闺中夜,祇照绣鸳鸯。

慈仁怪松枝如铁,年深鳞甲欲飞裂。拿云抉石龙虎形,见者惊喜叹奇绝。

我曾三度至燕都,酷爱此松天下无。安得写以韦偃笔,使吾坐卧对此图。

每返鸳湖远相忆,梦魂长在苍松侧。今来结伴绩前游,未午拍浮到日昃。

尝闻豫章乔木栋梁材,工师远取江之隈。何如此松磥砢抱奇质,五百年来尚在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